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343,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游梁
游秦滞燕
游睢
游夏
游杨侍立
游女如梦
游侠窟
游鱼听
远游赋
周游上下
昼锦游
朱阿游
诸阮英游
主父西游
子游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例句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李端 送王少府游河南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王维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祖咏 酬汴州李别驾赠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 韦庄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

典故
游秦滞燕
 
滞秦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 去游燕,岁馀而后得见。……(燕)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彊赵,南近齐,齐、赵彊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例句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许棠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之五

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 许棠 献独孤尚书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 许棠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之一

典故
相关人物
陈琳


《昭明文选》卷四十一、三国魏·陈孔璋(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游睢涣者,学藻缋之䌽。」唐·李善注引《陈留记》曰:「襄邑,涣水出其南,睢水经其北。传云:睢、涣之间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绣。日月华虫,以奉宗庙御服焉。」

例句

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卜商(子夏)
 
子游

参考典故
卜商
 
子游


《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
顗又上书荐黄琼、李固,并陈消灾之术曰:「……又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蓺,履颜闵之仁。」

例句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杜甫 又示宗武

典故
游杨侍立

相关人物
杨时
 
游酢


《宋史》卷四百二十八〈道学列传二·程氏门人·杨时〉~2738~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闻理一分殊之说,始豁然无疑。
典故
有女如云
 
游女如梦


《毛诗正义》卷四之四〈国风·郑风·出其东门〉~8~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典故
游侠窟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游仙·游仙诗七首〉~09~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典故
游鱼听


《荀子·劝学篇》~9~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汉·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典故
远游赋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63~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楚辞补注》卷第五〈远游〉~63~
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为谗佞所谮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
典故
周游上下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42~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宋·洪兴祖注:「周流观乎上,犹言周流乎天馀乃下也。」
典故
昼归
 
昼锦游
 
昼锦还乡

相关人物
张既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张既传〉~47~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年十六,为郡小吏。后历右职,举孝廉,不行。太祖为司空,辟,未至,举茂才,除新丰令,治为三辅第一。袁尚拒太祖于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钟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腾遣子超将兵万馀人,与繇会击干、援,大破之,斩援首。干及单于皆降。其后干复举并州反。河内张晟众万馀人无所属,寇崤、渑间,河东卫固、弘农张琰各起兵以应之。太祖以既为议郎,参繇军事,使西徵诸将马腾等,皆引兵会击晟等,破之。斩琰、固首,干奔荆州。封既武始亭侯。太祖将征荆州,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腾已许之而更犹豫,既恐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偫,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太祖表腾为卫尉,子超为将军,统其众。后超反,既从太祖破超于华阴,西定关右。以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5~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例句

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储光羲 陆著作挽歌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夺得始知袍更贵,著归方觉昼偏荣。 郑谷 锦二首

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 钱起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

就养仍荣禄,还乡即昼游。 钱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名与玄珠出,乡宜昼锦还。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典故
朱阿游

相关人物
朱云(字游)

参考典故
折槛


《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例句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卢照邻 咏史四首

典故
诸阮英游

相关人物
阮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4~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閒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典故 
主父西游

相关人物
主父偃


《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客甚困。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乃拜偃、乐、安皆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

例句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李贺 致酒行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高适 送蔡山人

典故
子游

相关人物
言偃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例句

试以他乡事,明朝问子游。 戎昱 秋馆雨后得弟兄书即事呈李明府

《漢語大詞典》:游梁(遊梁)
(1).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 ﹞以貲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游 梁 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 兔园 之女,虽蚕饥而不自禁。” 宋 晏殊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游 梁 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明 何景明 《答雷长史》诗之三:“ 贾谊 功名终负 汉 , 马卿 辞赋尚游 梁 。” 清 张问陶 《独树店》:“ 宋玉 有怀仍忆 楚 , 相如 多病更游 梁 。”
(2).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之梁。详“ 游极 ”。
《漢語大詞典》:游极(遊極)
即浮梁。《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张铣 注:“游,浮;极,栋也。”参见“ 浮梁 ”。
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的梁。文选·张衡〈西京赋〉:“跱游极於浮柱,结重欒以相承。” 薛综 注:“三辅名梁为极。作游梁,置浮柱上。”
《漢語大詞典》:游睢(遊睢)
典出《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盖闻过 高唐 者,効 王豹 之謳;游 睢 涣 者,学藻繢之綵。” 李善 注:“《陈留记》曰: 襄邑 , 涣水 出其南, 睢水 经其北。《传》云: 睢 涣 之间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绣,日月华虫,以奉于宗庙御服焉。” 李周翰 注:“ 睢 涣 ,二水名。其处人能织藻繢绵綺,有游於此者,亦将学其风土所为也。”后以“游睢”谓学藻绘之彩。 唐 杜甫 《夔州书怀四十韵》:“衣冠迷适 越 ,藻绘忆游 睢 。”
《漢語大詞典》:游夏
子游 ( 言偃 )与 子夏 ( 卜商 )的并称。两人均为 孔子 学生,长与文学。见论语·先进。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尼父 之文辞,与人通流。至於制春秋, 游 夏 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唐 张说 《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四科得 游 夏 之门,六艺取 钟 王 之雋。”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晚有古文家出,实事求是,徵于文不徵于献,诸在口説,虽 游 夏 犹黜之。”
《國語辭典》:主父  拼音:zhǔ fù
1.古代婢妾、仆役对男主人的称呼。《战国策。燕策一》:「妾知其为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唐。皇甫枚《王知古》:「主父近承天书赴阙,郎君复随计吏西征,此惟闺闱中人耳,岂可淹久乎?」
2.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于其子惠文王,自称「主父」。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3.复姓。赵武灵王号主父,其后支孙乃以之为氏。如汉朝有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