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州乱弹(温州亂彈)
瓯剧的旧名。形成于 清 初,流行于 浙江省 温州 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 温州 地区古称 东瓯 ,建国后定名为瓯剧。
《漢語大詞典》:温州杂剧(温州雜劇)
即南戏。也叫“永嘉杂剧”。 明 祝允明 《猥谈》:“南戏出於 宣和 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参见“ 南戏 ”。
分類:南戏
《國語辭典》:南戏(南戲)  拼音:nán xì
一种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的戏曲。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响明代传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故也称为「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当地称为「戏文」。所用的音乐主要是南曲。南戏的早期作品传世很少,直到元代末期,始有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出现,如《琵琶记》,及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流传至今。
《漢語大詞典》:东嘉(東嘉)
浙江省 温州 的别称。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上:“盖郡有同名,以方别之。 温 为 永嘉郡 ,俚俗因西有 嘉州 ,或称 永嘉 为 东嘉 。”
分類:浙江温州
《漢語大詞典》:东瓯(東甌)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 、 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 ,受封为 东海王 ,因都 东瓯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俗称 东瓯王 。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 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 , 隋 废, 唐 时曾复置。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 东甌 之木, 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 ,地邻 南越 。” 唐 顾况 《永嘉》诗:“ 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3).古星座名。宋史·天文志四:“东甌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甌,亦作“ 区 ”。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國語辭典》:德士  拼音:dé shì
1.德操高尚的士人。
2.僧侣的别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记诗》:「政和间,林灵素主张道教,建议以僧为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释氏为出其下耳。」
《漢語大詞典》:乳柑
即 温州 蜜柑,柑的良种之一。味似乳酪,故名。新唐书·地理志五:“ 台州 临海郡 ……土贡:金漆、乳柑、乾薑。” 明 朱国桢 涌幢小品·杂品:“ 温州 乳柑,冬酸而春甘。”参阅 宋 韩彦直 橘录·真橘《广群芳谱·柑》
《漢語大詞典》:蠲纸(蠲紙)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国语辞典》:瓯剧(瓯剧)  拼音:ōu jù
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剧种。因浙南、温州一带古称东瓯,故称为「瓯剧」。清初开始形成,演唱昆曲、高腔、乱弹,而以乱弹腔为主。伴奏乐器有笛子、二胡、三弦、大锣、大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