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渣子  拼音:zhā zi
碎屑、碎末。如:「甘蔗渣子」、「面包渣子」。《红楼梦》第六三回:「贾蓉又和二姨抢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
《國語辭典》:渣子  拼音:zhǎ zi
小石块、或自煤渣中筛出的煤块。也作「砟子」。
《國語辭典》:渣滓  拼音:zhā zǐ
1.杂质、糟粕。如:「这金子纯度不足,仍有些渣滓未去。」
2.物品被提取精华后剩馀之物。《红楼梦》四四回:「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
3.比喻多馀无用的人事物。如:「社会的渣滓」。《花月痕》第八回:「这样一想,登时把先前思慕心肠,如濯向冰壶,不留渣滓,倒也爽然。」
《国语辞典》:油渣子  拼音:yóu zhā zi
炼油所剩的残渣。比喻多馀无用的东西。
《國語辭典》:豆饼(豆餅)  拼音:dòu bǐng
用压榨豆油剩下来的渣滓,压制而成的圆饼,可做肥料或饲料。
《國語辭典》:蜡渣(蠟渣)  拼音:là zhā
虫蜡的渣子是白的,蜂蜡的渣子是黄的,故蜡渣常用来形容人脸色惨白或惨黄。《崇祯本金瓶梅》第五回:「王婆当时就地下扶起武大来,见他口里吐血,面皮蜡渣也似黄了,便叫那妇人出来,舀碗水来,救得苏醒。」也作「蜡查」。
《國語辭典》:肥源  拼音:féi yuán
可做为肥料物质的总称。如人畜的粪便、动物的骨头、绿肥作物、榨油后剩下的油饼以及某些矿物质。
《漢語大詞典》:饧糟(餳糟)
做麦芽糖剩下的渣子。
《漢語大詞典》:滓脚
渣子,渣末。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若作元子药,则以乳钵研略细,更入酒或水研,顷刻如泥,更无滓脚。”朱子语类卷一:“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水之极浊,便成地。”
分類:渣子
《漢語大詞典》:蜡滓(蠟滓)
(1).即蜡渣。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个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諕得脸儿来浑如蜡滓,几般来害怕。”
(2).即蜡渣。白蜡虫分泌的未经分炼蜡质。格致镜原卷五十引 明 王象晋 《群芳谱》:“大约处暑后剥取,谓之蜡滓,剥时或就树,或剪枝,俱先洒水润之,则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