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吹  拼音:qīng chuì
管乐。晋。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十八首之一:「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國語辭典》:冷冷  拼音:lěng lěng
1.寒冷。宋。王偊称〈李太白真赞序〉:「冷冷碧江,下浸秋石。」
2.态度冷漠。如:「他只对她冷冷一笑,一句寒暄的话也不肯说。」《金瓶梅》第三七回:「那婆子掩口冷冷笑道:『你老人家坐家的女儿偷皮匠,逢著的就上。』」
《漢語大詞典》:清听(清聽)
(1).谓耳聪善听。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会之响而顾问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听也。”
(2).请人听取的敬词。 晋 陆机 《吴趋行》:“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所谓乘可为之时,以竭愚夫之千虑,用以仰赞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听。”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集·弁言》:“倘有所得,当再就‘萍踪’所到,写些‘寄语’出来,以扰好友们的清听。”
(3).谓清越入耳。 唐 孟浩然 《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诗:“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漢語大詞典》:清角
(1).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韩非子·十过:“ 平公 提觴而起,为 师旷 寿,反而问曰:‘音莫悲於清徵乎?’ 师旷 曰:‘不如清角。’” 晋 成公绥 《啸赋》:“协黄宫於清角,杂商羽於流徵。”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 清 代 王渔洋 去掉了这件外衣,便觉得一变黄钟大吕而为清角变徵之音。”
(2).雅曲名。 汉 傅毅 《舞赋》:“扬《激徵》,骋《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 唐 元稹 《松鹤》诗:“《清角》已沉絶, 虞 《韶》亦冥寞。”
(1).清越的号角。 宋 姜夔 《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呦,低昂应和。”
(2).古琴名。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文献通考·乐十:“ 黄帝 之清角, 齐桓 之号鐘, 楚庄 之绕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名号之别也。”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一:“盖闻清角奏而风雨至,琴之感以末。”
《國語辭典》:冷然  拼音:lěng rán
1.形容寒冷、凉爽。《红楼梦》第六六回:「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夜凉未寝,出门步月。忽清风冷然,穿林而过。」
2.冷淡、超脱的样子。如:「很多事她都冷然以对,无动于心。」
《漢語大詞典》:玉玲珑(玉玲瓏)
(1).玉饰。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衲袄子绣搀绒,兔鶻碾玉玲瓏。”
(2).形容清越的声音。 唐 白居易 《筝》诗:“甲鸣银玓瓅,柱触玉玲瓏。” 元 徐再思 《水仙子·佳人钉履》曲:“渍春泥印在苍苔径,三寸中数点星,玉玲瓏环珮交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红么小拨玉玲瓏,几度牵縈蘅蒲梦。”
(3).形容物体洁白晶莹。 宋 杨万里 《残雪》诗:“残雪堆成山数重,悬崖幽竇玉玲瓏。” 续范亭 《病中岁除落雪》诗:“江天一色玉玲瓏,世间何时得大同?”
(4).湖石名。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玉玲珑阁:“玉玲瓏, 宋 宣和 花纲石也。上有字纪岁月。苍润嵌空,叩之声如杂佩。”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豫园》:“池边有湖石甚奇峭,名五老峰,有玉玲瓏、飞骏、玉华之名,相传为 宣和 遗物也。”
(5).花的别名。 宋 司马光 《其日雨中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之一:“穀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瓏。”此指牡丹。 宋 毛滂 《玉楼春·定空寺赏梅》词:“醉翁满眼玉玲瓏,直到烟空云尽处。”此指梅花。
(6).藕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瓜·藕:“《树萱録》:‘白苹洲白衣女子吟曰:藕隐玲瓏玉,花藏縹緲容。’故藕为玉玲瓏。”
《國語辭典》:珑玲(瓏玲)  拼音:lóng líng
1.如金玉般清泠的声音。汉。张衡〈羽猎赋〉:「翠盖葳蕤,鸾鸣珑玲。」
2.光明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
《國語辭典》:锵鸣(鏘鳴)  拼音:qiāng míng
1.金玉石互相撞击的声音。《礼记。玉藻》:「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王珥,璆锵鸣兮琳琅。」
2.比喻夫妻相亲相爱。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
《漢語大詞典》:清迥
(1).亦作“ 清逈 ”。清明旷远。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迥,一本作“ 逈 ”。 唐 张九龄 《秋夕望月诗》:“清迥 江 城月,流光万里同。”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志清逈而内真,仪皎洁而外宣。”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足下性嗜古书,尤耽 齐 梁 诸子,而下笔顾清迥柔厚,駸駸有 西汉 之意。”
(2).清越而有回声。 唐 李涉 《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诗:“寂寞天籟息,清迥鸟声曙。” 后蜀 魏承班 《玉楼春》词:“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漢語大詞典》:清峭
(1).清丽挺拔。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或凭天渊之清峭,或殖疏圃之蒙密。”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杜牧之》:“又《侍儿小名録》:‘兵部 李尚书 乐妓 崔紫云 ,词华清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李忠定公从祀:“ 邓 有《仰止堂文集》,清峭可诵。”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醇雅如 清真 ,清峭如 白石 。”
(2).清越高昂。 唐 元稹 《五弦弹》诗:“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明 王世贞 《〈曲藻〉序》:“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
(3).清瘦俊逸。 宋 范镇 东斋记事·王嗣宗:“然公风骨清峭,项微结喉,有僧相。”
《漢語大詞典》:寥亮
清越响亮。后多作“嘹亮”。 晋 向秀 《〈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 清 陈维嵩 《贺新郎·月夜泊舟平望》词:“寥亮空潭飘水调,客船孤烛,冷听来,怕月又向前村掛。”
分類:清越响亮
《漢語大詞典》:清管
声音清越的管乐器。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建羽旌而逶迤,奏清管之依微。” 南朝 梁简文帝 《〈临安公主集〉序》:“凤桐遐远,清管辽亮。” 唐 张祜 《杂曲歌辞·少年乐》:“緑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楼。”
《國語辭典》:玲玲  拼音:líng líng
拟声词。形容玉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则转声于吻,玲玲如振玉。」
《漢語大詞典》:空音
清越的乐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
分類:清越乐声
《漢語大詞典》:清商曲
乐府歌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据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 南朝 民歌。旧题 汉 苏武 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朱自清 《中国歌谣·南北朝乐歌中的歌谣》:“清商曲中,歌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