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唐新语
笔记小说集。唐代刘肃作。十三卷,分匡赞、规谏、刚正、清廉等三十门。内容多道德教化,取材于历史琐闻,保存了较丰富的诗文材料及本事。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國語辭典》:披裘负薪(披裘負薪)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漢語大詞典》:食馔一口(食饌一口)
北齐 彭城王 高浟 为政清廉的故事。 浟 曾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 天保 四年,征为侍中,离任时,人吏送别悲号。父老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聊献疏薄。” 浟 重其意,为食一口。。事见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后遂用作典故,以“食饌一口”形容为政清廉。 清 张岱 夜航船·政事·清廉有“食饌一口”。
《國語辭典》:水火无交(水火無交)  拼音:shuǐ huǒ wú jiāo
为官清廉,不侵扰百姓。语本《隋书。卷七三。循吏传。赵轨传》:「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后比喻彼此毫无关系。如:「我平日与他水火无交,他做这事如何会牵连到我?」也作「水米无交」。
《國語辭典》:水米无交(水米無交)  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
为官清廉,不侵扰百姓。参见「水火无交」条。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毫不染。」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每水米无交。」后亦用于比喻彼此间无任何关系。《水浒传》第二回:「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
《國語辭典》:水米无交(水米無交)  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
为官清廉,不侵扰百姓。参见「水火无交」条。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毫不染。」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每水米无交。」后亦用于比喻彼此间无任何关系。《水浒传》第二回:「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
《漢語大詞典》:三良臣
汉 盖宽饶 、 韩延寿 、 杨恽 三人为官刚正清廉,故称。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六:“三良臣,谓 盖宽饶 、 韩延寿 、 杨惲 也。”
《漢語大詞典》:浆水不交(漿水不交)
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后汉 谅辅 ,字 汉儒 , 广汉 新都 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漢語大詞典》:洁清自矢(潔清自矢)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清史稿·高宗纪五:“以 李侍尧 、 国泰 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諭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漢語大詞典》:廉峭
清廉而严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金元焕:“ 徽 人皆狡獪善谋,反扬言太守受同年多金,为之道地, 石 素以廉峭自矜重,遂立意坐以主使。”
分類:清廉严厉
《漢語大詞典》:廉卓
指为官清廉而政绩优异。明史·循吏传序:“ 嘉 隆 以后,资格既重甲科,县令多以廉卓被徵,梯取臺省,而 龚 黄 之治,或未之覯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癸未,举天下廉卓十人,余与 陈大樽 、 夏彝仲 诸君同被举。”
《國語辭典》:两袖清风(兩袖清風)  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1.形容人迎风翩立的潇洒神采。
2.衣袖内空无一物,只有满袖清风。比喻官吏清廉,毫无贪赃枉法之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只是那赔修的官项,计须五千馀金,后任工员催逼得又紧,老爷两袖清风,一时那里交得上。」《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他有甚么宦囊啊,他现在是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