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吞嚼
(1).吞食;吞入口中咀嚼。 元 方回 《估客乐》诗:“诸宝下输龙王宫,鰕蟹龟黿恣吞嚼。”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服无核枣法》:“指挥赤童,握枣见授,口吞嚼而嚥之。”
(2).犹吞并。《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姬 衰道缺,霸者翼扶; 嬴氏 惨虐,吞嚼八区。”
(3).比喻淹没,改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京兆府解送:“暨 咸通 、 乾符 ,则为形势吞嚼,临制近,同及第,得之者互相夸诧。”
《漢語大詞典》:漂沉
亦作“ 漂沉 ”。
(1).漂泊沉沦。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自古漂沉人,岂尽非君子。”
(2).沉埋;淹没。 宋 苏洵 《木假山记》:“漂沉汨没於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 清 唐孙华 《大雨叹》诗:“近得 江 南信,漂沉遍 三吴 。”
(3).升沉。 唐 元稹 《春》:“漂沉随坏芥,荣茂委苍穹。”
《漢語大詞典》:湮汩
埋没;淹没。新唐书·陈子昂传:“贤人未尝不思効用,顾无其类则难进,是以湮汩于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治水之法﹞下护城郭人民,恐其湮汩而生谤怨。”
分類:埋没淹没
《漢語大詞典》:漫没
淹没;沉没。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海龙王宅》:“每大潮水漫没其上,不见此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故跡漫没,莫得其处。”
分類:淹没沉没
《漢語大詞典》:湛溺
(1).淹没。《汉书·沟洫志》:“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隄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
(2).指遮没。汉书·李寻传:“若此之徒,皆嫉善憎忠,坏天文,败地理,涌趯邪阴,湛溺太阳。”
(3).沉溺,沉迷。汉书·谷永传:“抗湛溺之意,解偏駮之爱。”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然 光 不学亡术,闇於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林纾 《原谤》:“彼湛溺于利禄者,固不属心于君子之事。”
(4).陷入。汉书·司马迁传:“僕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
《漢語大詞典》:沦垫(淪墊)
淹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滑州城 ,北枕 河 堤,常有沦垫之患。”
分類:淹没
《國語辭典》:淹灭(淹滅)  拼音:yān miè
消失、磨灭。如:「赤壁古战场的遗迹,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淹灭。」
分類:埋没淹没
《漢語大詞典》:渰溺
淹没。梁书·曹景宗传:“ 景宗 欲专其功,乃违詔而进,值暴风卒起,颇有渰溺,復还守先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子固类元章:“乘舟夜汎而归,至 霅 之 卞山 ,风作舟覆,幸值支港,行李衣衾皆渰溺无餘。”《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 江 南风俗间,有一等顽愚之人,或因男女数多,或因家贫不给,於婴儿初生之时,多不养育,以水渰溺,寘之死地。”
分類:淹没
《國語辭典》:吞没(吞沒)  拼音:tūn mò
1.将公有或帮人管理的财物,据为己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那么那七八十吨的价,他一齐吞没了?」
2.淹没。如:「古代济水独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黄河吞没了。」
《漢語大詞典》:瀸渍(瀸漬)
(1).浸润。《晋书·潘岳传》:“今厕末列,亲覩盛美,瀸渍徽猷,沐浴芳润。”
(2).犹淹没。 章炳麟 《徵信论上》:“不然者,世久而视听瀸渍,率尔之言,将相保以为实録,其过宏矣。”
分類:浸润淹没
《漢語大詞典》:沈汩
(1).淹没。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武员唐突河神:“而其所驻之河滨草屋十餘间,皆被水捲去,沉汩无餘矣!”
(2).沉沦。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二》:“若根性薄弱者,几何不随流而沉汩也。”
分類:沉沦淹没
《漢語大詞典》:淹埋
淹没。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扶得东来西又倒,甚至连自己也被淹埋在唾骂中。”
分類:淹没
《漢語大詞典》:濡没
淹没。 晋 葛洪 神仙传·葛玄:“常从帝行,舟遇大风,百官船无大小多濡没, 玄 船亦沦失所在。”
分類:淹没
《漢語大詞典》:寖洳
淹没。新唐书·循吏传·贾敦颐:“州濒 滹沱 、 滱 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寖洳数百里。”
分類:淹没
《國語辭典》:滩头(灘頭)  拼音:tān tóu
沙滩。如:「这条船受到巨浪袭击而搁浅在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