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醇美  拼音:chún měi
淳厚良美。《晋书。卷五二。阮种传》:「播醇美之化,杜邪枉之路。」
《漢語大詞典》:朴雅(樸雅)
朴素雅致。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端方是尚,朴雅为经,间标新而树异,有象物以赋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室三楹,亦甚朴雅。”
淳朴而高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 明 袁宏道 《又与焦弱侯座主》:“ 宏 游歷多矣,山水之清佳,人士之朴雅,要未有如南中者也。”
《漢語大詞典》:淳浇(淳澆)
(1).指风俗的淳厚与浇薄。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风有厚薄,俗有淳浇。” 陈去病 《去鲁》诗:“ 鲁 风杂淳浇,别去尚可揣。”
(2).谓淳朴的风俗变得浇薄。 清 方苞 《读〈仪礼〉》:“后世淳浇朴散,纵性情而安恣睢,其於人道之大防,且阴决显溃而不能自禁矣。”
《漢語大詞典》:淳雅
亦作“湻雅”。 淳朴高雅。 宋 欧阳修 《江邻几墓志铭》:“其为文章淳雅,尤长於诗,淡泊閒远,往往造人之不至。” 明 王玉峰《焚香记·议亲》:“昨见新状元 王魁 ,才貌兼全,德器淳雅,此人向后必非凡品。”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同里 毛西垣 孝廉,淳雅之士,为诗流丽奇宕,乃非时辈所及。”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要以截断众流,归之湻雅,使词无鄙倍,学有本根。”
分類:淳朴高雅
《漢語大詞典》:醇雅
(1).淳厚雅正。 明 李东阳 《明故征西将军镇守宁夏后军都督佥事周公墓志铭》:“公醇雅有礼度,中亦负气,蒞事斩斩。”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其为文,源流兼賅,粹然一出於醇雅。” 姚锡钧 《〈春声〉自序》:“ 锡钧 撰次是书,一衷醇雅。”
(2).淳朴雅致。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祖宗设立内官,其巾帽服佩,自有一定制度,其名色多非外廷所晓,而旧制醇雅,每寓等威节省之谊。”
《漢語大詞典》:淳静
淳朴闲静。明史·吴山等传赞:“要其守正自立,不激不争,淳静敦雅,承平士大夫之风流,概可想见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然街衢宏阔,民气淳静,至今士大夫外来者,犹喜家焉。”
分類:淳朴闲静
《漢語大詞典》:和淳
平和淳朴。 明 刘基 《悦茂堂诗》:“聚欲去其恶,不使伤和淳。”
分類:平和淳朴
《漢語大詞典》:谨朴(謹樸)
谨慎淳朴。汉书·薛宣传:“而 粟邑 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孙家吕媪:“性谨朴,无它能。” 明 陈子龙 《申节愍公传》:“拜 仪封 令。 仪封 小邑,民谨朴易治,公减省条教,一意休息之。”
分類:谨慎淳朴
《漢語大詞典》:敦淳
敦厚淳朴。 南朝 梁 萧统 《宴阑思旧》诗:“ 孝若 信儒雅,稽古文敦淳。”
分類:敦厚淳朴
《漢語大詞典》:醇俗
淳朴的风俗。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一:“乃今之策士又曰:‘ 中国 醇俗庞风,为不可及也。工价之廉,用度之俭,足以制胜於 欧 美 。’”
分類:淳朴风俗
《漢語大詞典》:安淳
社会安定,风俗淳朴。《西游记》第六八回:“ 成周 子众,各立乾坤。倚强欺弱,分国称君。邦君十八,分野边尘。后成十二,宇宙安淳。因无车马,却又相吞。”
《漢語大詞典》:朴心(樸心)
淳朴的心。韩非子·解老:“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
分類:淳朴
《漢語大詞典》:遗朴(遺樸)
指前代留下的淳朴的风气。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皇运初基,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釐改。”
《國語辭典》:反璞  拼音:fǎn pú
指回返原始简朴的状态。如:《战国策。齐四》:「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漢語大詞典》:鸿醇(鴻醇)
(1).博大淳厚。隶释·汉陈球后碑:“厥泽鸿醇,则百姓敬之如神祇,爱之如慈亲。”
(2).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唐 李华 《含元殿赋》:“虽欲宫 崑崙 而馆 不周 ,城八极而隍四海,犹未足储鸿醇而俯丕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