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穆远(穆遠)
淳和深远。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元叹 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
分類:淳和深远
《漢語大詞典》:迂弘
深远宏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羣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漢語大詞典》:渊朗(淵朗)
深远朗拔。 明 袁宗道 《祭李年伯文》:“ 伯 子 成甫 与不佞游且二载,不佞深知其器识渊朗而艷节义。”
分類:深远
《漢語大詞典》:语近指远(語近指遠)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
《國語辭典》:咫尺万里(咫尺萬里)  拼音:zhǐ chǐ wàn lǐ
形容画幅虽小,而能包含广阔深远的景象。语本《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亦比喻距离虽近,却不能相见,如同暌隔万里。唐。林蕴 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当昔汉室,彼为内府,囊琛走马,曾不虚日,咫尺万里,烟尘不动。」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七。北都潜丘台崔相国应梦修观验》:「良久,复聆天乐笳箫之音,寻访之意弥切,但四隅陡绝,咫尺万里。」
《國語辭典》:言近旨远(言近旨遠)  拼音:yán jìn zhǐ yuǎn
言辞浅近而意旨深远。参见「言近指远」条。《镜花缘》第一八回:「其书阐发孔孟大旨,殚尽心力,折衷旧解,言近旨远,文简意明,一经诵习圣贤之道,莫不灿然在目。」
《漢語大詞典》:言约旨远(言約旨遠)
言辞简练,含意深远。太平御览卷六一七引 晋 郭澄之 《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处, 张 忽遥於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诗刊》1978年第4期:“全信言约旨远,博大精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诗歌和整个文艺创作发展的道路。”
《國語辭典》:玄之又玄  拼音:xuán zhī yòu xuán
玄妙中又更玄妙者。形容非常深远幽微,奥妙难测。《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國語辭典》:雅人深致  拼音:yǎ rén shēn zhì
风雅之人的高深意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公曰:『吁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此怪形踪,可云隐秀,即其料理刘生,不动声色,亦有雅人深致也矣。」
《漢語大詞典》:眑眇
深远貌。 明 徐祯卿 谈艺录:“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然情实眑眇,必因思以穷其奥。”
《漢語大詞典》:窅窅翳翳
幽暗貌;深远貌。南齐书·张融传:“苕苕蔕蔕,窅窅翳翳。”亦省作“ 窅翳 ”。 王闿运 《龙中允妻熊氏墓表》:“仁寿窅翳,家国嗟吁,孰知其然,贤固有殊。”
《漢語大詞典》:轩邃(軒邃)
深远貌。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棕擎幄殿而轩邃,檜并苑墙而容与。”
《国语辞典》:谋虑深远(谋虑深远)  拼音:móu lǜ shēn yuǎn
计谋设想得极为深远。《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
《国语辞典》:其味无穷(其味无穷)  拼音:qí wèi wú qióng
形容事物的意义深远,令人反覆思考,回味不止。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歧路灯》第五回:「学中斋长与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扰,这就其味无穷了。」
《国语辞典》:妙语横生(妙语横生)  拼音:miào yǔ héng shēng
意味深远或有趣的话语说个不停。如:「只要是老同学们聚在一起,都会妙语横生,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