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喷施(喷施)  拼音:pēn shī
农业用语。一种施肥方法。把液体或粉末状的肥料喷洒于作物叶面上,由叶片将养分直接吸入,不需经根部吸收。也称为「根外施肥」、「叶面施肥」。
《国语辞典》:靛油  拼音:diàn yóu
一种用来制造染料、药物的淡褐色有毒液体。也称为「苯胺」。
《国语辞典》:浮秤  拼音:fú chèng
一种测液体比重的仪器。为一玻璃管,其下盛水银(或铅粒等)处作球状,管旁划有分度。也称为「比重计」。
《国语辞典》:乾量  拼音:gān liàng
表示非液体物品的体积单位。
《国语辞典》:浸制(浸制)  拼音:jìn zhì
放在液体里浸泡制造。如:「浸制标本」。
《国语辞典》:晶化  拼音:jīng huà
由液体或气体固化成结晶的作用。
《国语辞典》:蒸发热(蒸发热)  拼音:zhēng fā rè
在一定温度下,使液体汽化所需的热量。如摄氏一百度的水蒸发热为五三九卡/克,表示摄氏一百度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时,每公克须吸收五三九卡的热量。也称为「汽化热」。
《国语辞典》:蒸气压(蒸气压)  拼音:zhēng qì yā
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在定温下,表面水分子会不断蒸发,形成蒸气,而蒸气也会落回水中;当水分子形成蒸气的速率与蒸气回反水面的速率相等时,密闭容器内的蒸气达到平衡,此时液面上的蒸气压力称为「蒸气压」。蒸气压增至与大气压相等时,则有沸腾的现象产生。
《国语辞典》:蒸馏法(蒸馏法)  拼音:zhēng liù fǎ
化学上,利用不同液体之沸点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可连续多次进行蒸馏,其纯度会提高。如利用蒸馏法可以制造出高酒精含量的酒。
《国语辞典》:异重流(异重流)  拼音:yì zhòng liú
比重不同的两种液体相遇时,比重大的液体在底层流动,比重小的在上层流动。此种现象称为「异重流」。
《国语辞典》:移液管  拼音:yí yì guǎn
实验室中,用来精确吸取定量液体的工具。
《国语辞典》:注射筒  拼音:zhù shè tǒng
用来注射药物或抽出体内液体的玻璃或塑胶管。如:「塑胶注射筒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注射医疗器材。」
《国语辞典》:滴水漏斗  拼音:dī shuǐ lòu dǒu
一种漏嘴部分较尖细,且每次只能滴出一滴液体的漏斗。如:「滴水漏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器材之一。」
《国语辞典》:布朗运动(布朗运动)  拼音:bù lǎng yùn dòng
液体中的悬浮粒子,受到液体分子的不断碰撞,以致产生不规则的折线运动现象,为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西元一八二七年所发现。
《国语辞典》:培养液(培养液)  拼音:péi yǎng yè
以人工方法配制含有各种基本养分、或某些特殊成分的液体培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