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挥涕(揮涕)
挥洒涕泪。《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二三妇人之欲供先祀者,谓无瘠色,无挥涕,无拊膺,无哀容。” 王肃 注:“挥涕,不哭。流涕以手挥之。”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生 入室,见女泪涕交下…… 崔生 亦挥涕不能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李太守:“既登舟,僚属皆在,相视挥涕。”
《國語辭典》:出涕  拼音:chū tì
流泪。《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分類:伤心眼泪
《漢語大詞典》:雪涕
(1).擦拭眼泪。列子·力命:“ 晏子 独笑於旁。公雪涕而顾 晏子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 清 谭嗣同 《江行感旧诗》:“悲秋賸有 桓宣武 ,雪涕重经 战鸟山 。”
(2).晶莹泪珠。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鬚。” 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再版后记》:“临书挥雪涕,将夜歌重温,恨天遽夺千秋笔。”
《國語辭典》:垂涕  拼音:chuí tì
哭泣流泪。《文选。宋玉。神女赋》:「惆怅垂涕,求之至曙。」《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那老头儿天天从山里回来,不是垂涕抹泪,便是短叹长吁。」
《國語辭典》:陨涕(隕涕)  拼音:yǔn tì
落泪。《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郑丧子产,仲尼陨涕。」《晋书。卷五○。庾峻传》:「去势如脱屣,路人为之陨涕;辞宠如金石,庸夫为之兴行。」
分類:流泪
《國語辭典》:泣涕  拼音:qì tì
悲伤流泪。《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沾衣。」
分類:眼泪哭泣
《漢語大詞典》:涕涟(涕漣)
泪流不断貌。 唐 黄滔 《祭宋员外》:“芝焚桂爇,璧碎珠捐,至於路行,孰不涕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於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清 陆嵩 《鬻儿行》:“客问鬻儿几何钱?老夫老妇俱涕涟。”
分類:不断
《漢語大詞典》:洒涕(灑涕)
洒泣,挥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听村鷄既唱,洒涕而别。”
分類:挥泪
《國語辭典》:掩涕  拼音:yǎn tì
遮著脸哭泣。《楚辞。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临江濒而掩涕兮,何有九招与九歌?」
分類:掩面流泪
《漢語大詞典》:破涕
停止流泪。《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宋 陆游 《霜风》诗:“丈夫经此寧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瞧着他,破涕笑了起来。”
分類:停止流泪
《漢語大詞典》:涕唾
亦作“ 涕涶 ”。
(1).鼻涕和唾液。 汉 扬雄 《解嘲》:“ 蔡泽 , 山 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汉书·扬雄传下作“涕涶流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 包括 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2).擤鼻涕、吐口水。常用以表示鄙薄和轻视。 唐 杜甫 《别李义》诗:“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於是涕唾声华,毫釐簪笏,枕中罢竟於名位,壶里别窥於日月。”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翘然当路人,顾我甚涕唾。” 清 黄宗羲 《七怪》:“神仙之有无不可知,即有之,亦山林隐逸之徒,於朝市无与也。故其涕唾尘世之事,犹尘世之不得不隔絶山林矣。”
《骈字类编》:双涕(双涕)
魏晋 陆机 拟迢迢牵牛星诗 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
唐 赵嘏 泗上奉送相公 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 独行时欲强高歌,一曲未终双涕泪。
《國語辭典》:揽涕(攬涕)  拼音:lǎn tì
拭去眼泪。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三:「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清。朱彝尊 水龙吟。当年博浪金椎词:「怅萧萧白发,经过揽涕,向斜阳里。」
《漢語大詞典》:涕滂
涕泗滂沱。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
《漢語大詞典》:悲涕
悲痛流泪。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帝从席前伏御牀,视太后镜奩中物,感动悲涕。”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遽闻哀讣,苦事苦事,同年中又失一相爱者,悲涕悲涕。”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王从事妻》:“﹝ 王从事 ﹞为 衢州 教授,赴 西安 宰宴集,羞鳖甚美,坐客皆大嚼, 王 食一臠,停箸悲涕。”
分類:悲痛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