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病相如
 
相如病
 
文园多病
 
多病文园
 
相如消渴
   
司马渴
 
马卿多病
 
多病马卿
 
相如渴病
 
病渴人
 
临邛渴
 
文园病客
 
病损文园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马卿带疾
  
相如渴疾
 
茂陵无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简释

相如渴病: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例句

君王正年少,终日在长杨。 司马扎 猎客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彦谦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 汉宫词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李商隐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王维 冬日游览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罗隐 听琴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许浑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许浑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陆龟蒙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销渴(銷渴)
即消渴。中医学病名。因口渴、易饥、尿多、消瘦,故名。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亦有指急性热病中口渴多饮为销渴者。《花月痕》第四一回:“病非销渴,远山底事重描?”
《国语辞典》:消渴症  拼音:xiāo kě zhèng
中医上指糖尿病。多饮、多尿、尿甜为其主要症状。如:「医生说这种易渴饮多,吃得多反而消瘦的现象,正是消渴症的症况。」也称为「糖尿病」。
《漢語大詞典》:文园消渴(文園消渴)
见“ 文园渴 ”。
《漢語大詞典》:文园渴(文園渴)
同“ 文园病 ”。 明 李东阳 《走笔次成国病中见寄韵》:“嗟予亦抱文园渴,漫倚高歌到夕阳。”亦作“ 文园消渴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文园消渴,俄夭天年。”
《国语辞典》:望梅消渴  拼音:wàng méi xiāo kě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参见「望梅止渴」条。宋。赵长卿〈好事近。齿颊带馀香〉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汉 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梅尧臣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明 高启 《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漢語大詞典》:除中
中医学名词。即消渴。《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集注引 吴人驹 曰:“除者,去也;中者,中气也。乃中气除去,欲引外食以自救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禄数:“逾年,忽病‘除中’,食甚多而旋飢,一昼夜十餘餐。” 吕湛恩 注:“﹝除中﹞,即消渴疾也。” 何垠 注:“除中,消证也。”参见“ 消渴 ”。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國語辭典》:渴病  拼音:kě bìng
糖尿病的别名。参见「糖尿病」条。
《漢語大詞典》:寒石
(1).寒冷的岩石。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逕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阳之至也,煎砂烂石,飞鸟絶,水虫疾,万物枯槁,江湖消竭。当此之时,入沉清泉,出衣絺綌,燕高臺,服寒石,犹不能任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卤碱
《漢語大詞典》:病消
指患消渴之症。《淮南子·说山训》:“嫁女於病消者,夫死则难復处也。”
分類:消渴
《漢語大詞典》:消中
病名。即消渴。《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癉成为消中。” 王冰 注:“消中之证,善食而瘦。” 林亿 等校正:“按《本经》多食数溲,为之消中。”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亦卧疾》:“何事 文园 客,消中亦著书。”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寂寞鶯花过一春,消中转剧每长呻。”参见“ 消渴 ”。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痟
患消渴病。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末至谁能赋,中乾欲病痟。”
分類:消渴渴病
《漢語大詞典》:消疾
(1).消渴病。后汉书·李通传:“﹝ 通 ﹞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 李贤 注:“消,消中之疾也。”参见“ 消渴 ”。
(2).消除疾病。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肴馔》:“并抗吻以除烦,永咀牙而消疾。” 北周 庾信 《温汤碑》:“岂若醴泉消疾,闻乎 建武 之朝。” 倪璠 注引后汉书:“ 光武 中元 元年夏,京师醴泉涌出,饮者固疾皆愈。”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国语辞典》:相如病渴  拼音:xiàng rú bìng kě
病渴,患有消渴疾,即今日所谓的糖尿病。相如病渴指汉代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后人则以相如病渴作为罹患消渴疾的代称。宋。吕渭老〈水龙吟。五湖春水茫茫〉词:「闻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头新句。」宋。陆游〈秋思〉诗:「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漢語大詞典》:长卿病(長卿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以“长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我多 长卿 病,日夕思朝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 长卿 病,从来 原宪 贫。”亦作“ 长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谁知 长卿 疾,歌赋不还 邛 。”
分類:文人
《國語辭典》:长杨(長楊)  拼音:cháng yáng
汉代宫殿名。本秦旧宫,汉时重加修饰,为秦、汉时游猎的地方。内有垂杨绵亘数亩,故称为「长杨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漢語大詞典》:长杨宫(長楊宫)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