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瓦解冰泮  拼音:wǎ jiě bīng pàn
比喻崩溃、分裂或失败、离散。《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北周。庾信 哀江南赋:「于时瓦解冰泮,风飞雹散,浑然千里。」也作「冰消瓦解」、「冰散瓦解」、「瓦解冰消」、「瓦解冰销」。
《國語辭典》:无形无影(無形無影)  拼音:wú xíng wú yǐng
没有形状、影像。指空虚不实或消失不见形迹。《孤本元明杂剧。破风诗。第三折》:「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西游记》第一九回:「说声去,就无形无影的,跳到他那山上。」也作「无影无形」。
《國語辭典》:无影无踪(無影無蹤)  拼音:wú yǐng wú zōng
消逝得没有踪迹。《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两百只小船,都装满了,一个人一把桨,如飞的棹起来,都穿入那小港中,无影无踪的去了。」《红楼梦》第二四回:「夫妻两个说话,那个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也作「无踪无影」。
《漢語大詞典》:澌静
消失而归于平静。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可惜,狂波巨涛,既卷入深曲的港湾,转折力尽,又随‘天然’的惰性律而将就澌静。”
《漢語大詞典》:淹殁
(1).去世。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拔臣於垂死之中,赐臣以再生之路,大恩未报,遽尔淹殁。”
(2).淹没,消失。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崇论閎议,终淹殁而未行者,有之矣。”
《國語辭典》:烟消火灭(煙消火滅)  拼音:yān xiāo huǒ miè
比喻消失殆尽,不留痕迹。如:「荣华富贵转眼就烟消火灭。」也作「火灭烟消」。
《國語辭典》:烟消云散(煙消雲散)  拼音:yān xiāo yún sàn
比喻事物如烟云消散尽净。元。张养浩〈天净沙。昨朝杨柳依依〉曲:「更著十年试看,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也作「烟消雾散」、「云消雾散」。
分類:消失
《漢語大詞典》:烟销灰灭(煙銷灰滅)
亦作“烟销灰灭”。 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元 刘祁 《〈归潜志〉序》:“向日二十餘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餘。”
《漢語大詞典》:一现昙华(一現曇華)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 花 ”。 景定成 《稚伶刘箴俗哀词》之三:“翻成薄命红颜女,一现曇华惹世疑。”参见“ 曇花一现 ”。
《國語辭典》:昙花一现(曇花一現)  拼音:tán huā yī xiàn
昙花,优昙婆罗华的简称,即无花果。印度传说无花果只在圣王出世时才会开花。见隋。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四。上》。谓佛的出世、说法如优昙婆罗华出现,其含意有二:一说指在适当时机才会出现;一说指希有难得。后多用于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短暂而绚烂,犹如昙花一现。」
《漢語大詞典》:消隳
毁坏,使消失。 亚特 《论铸造国民母》:“女子生计之拙如此,不依赖男子而又谁归乎……故适以积成其平日之依赖心,而消隳其一切之万能力。”
分類:毁坏消失
《漢語大詞典》:晞灭(晞滅)
谓受日照而消失。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薤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
分類:日照消失
《漢語大詞典》:星飞云散(星飛雲散)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 唐 以后至於本朝,以和戎为国是,千里之州……无有捍蔽,一旦胡尘猝起,星飞云散,无有能自保者。”《说岳全传》第七八回:“﹝ 普风 ﹞杀得 宋 兵星飞云散,往后逃命不及。”
《國語辭典》:星离雨散(星離雨散)  拼音:xīng lí yǔ sàn
比喻分散得很快。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類:消失迅速
《国语辞典》:水逝云卷(水逝云卷)  拼音:shuǐ shì yún juǎn
比喻消失迅速。清。金圣叹〈西厢记序〉:「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
《国语辞典》:付之乌有(付之乌有)  拼音:fù zhī wū yǒu
消失无踪,连一点也不存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韩湘子全传》第二七回:「这都是前生业障,今世罪根。既到了我这个去处,一切付之乌有,再休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