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62,分19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瀚海
海南
海阔
海若
人海
海峤
瀛海
海角
青海
海客
海涛
宦海
海底
海涯
出海
《國語辭典》:瀚海  拼音:hàn hǎi
蒙古大沙漠。参见「戈壁」条。
《漢語大詞典》:海南
旧指今 海南岛 地区。亦泛指南部滨海地区。 宋 沈作哲 寓简:“草木之最香者如沈水……鸡舌之属,皆产於 岭 表、 海南 。”说郛卷三二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海南人情不恶》:“ 东坡 自 海南 还,过 润州 ,州牧故人也,出郊迓之,因问 海南 风土人情如何。”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龙举空悲剑舄藏,海南漠北俱萧瑟。”
《骈字类编》:海阔(海阔)
唐 韦应物 骊山行 时丰赋敛未告劳,海阔珍奇亦来献。
《國語辭典》:海若  拼音:hǎi ruò
传说中的海神。即《庄子。秋水》中的「北海若」。《楚辞。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鲛鳄如驱羊。」
分類:海神
《國語辭典》:人海  拼音:rén hǎi
1.形容人很多。如:「人海茫茫」。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又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2.比喻世俗人生。如:「人海浮沉」。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折:「浊骨凡胎,递生人海。」
《國語辭典》:海峤(海嶠)  拼音:hǎi jiào
海边多山的地方。唐。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分類:海边山岭
《國語辭典》:瀛海  拼音:yíng hǎi
大海。汉。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宋。贺铸 海月谣。楼平叠巘词:「瞰瀛海、波三面。」
分類:大海
《國語辭典》:海角  拼音:hǎi jiǎo
1.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土地。
2.形容极远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回:「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國語辭典》:青海  拼音:qīng hǎi
1.东方的海。《淮南子。地形》:「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2.湖名。参见「青海湖」条。
3.省名。参见「青海省」条。
《國語辭典》:海客  拼音:hǎi kè
1.航海的人。唐。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2.浪游四方的江湖客。《聊斋志异。卷三。道士》:「徐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韩亦海客遇之。」
《國語辭典》:海涛(海濤)  拼音:hǎi táo
海中的大波浪。如:「住在海边,随时都可以听到海涛拍岸的声音。」
《國語辭典》:宦海  拼音:huàn hǎi
因仕宦升沉无定,多风波险阻,如海潮起伏,故称为「宦海」。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儒林外史》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
《國語辭典》:海底  拼音:hǎi dǐ
1.海洋的底部。也称为「海床」。
2.人体下部前后阴之间。如「海底穴」。
《漢語大詞典》:海涯
海边。 宋 苏轼 《寄高令》诗:“田园知有儿孙委,蚤晚扁舟到海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王天碧:“丰年有象皆侯德,《五袴》歌謡徧海涯。” 许地山 《海角底孤星》:“金星从东边底海涯升起来。”
分類:海边
《國語辭典》:出海  拼音:chū hǎi
离开陆地,驾驶或乘船到海上,称为「出海」。如:「出海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