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水产(水產)  拼音:shuǐ chǎn
生息或存在于水中的产物,如鳞介之类。晋。杜预〈陈农要疏〉:「交令饥者尽得水产之饶,百姓不出境界之内。」南朝梁。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漢語大詞典》:冰海
(1).比喻剑鞘。 明 孙炎 《宝剑歌》:“明珠为宝锦为带,三尺枯蛟出冰海。”
(2).长年结冰的海洋。
《国语辞典》:海区(海区)  拼音:hǎi qū
海洋上的一定区域。如:「搜救人员仍在澎湖南方的海区进行打捞。」
《漢語大詞典》:林海
形容像海洋一样的一望无际的森林。《新华月报》1961年第7期:“素有林海之称的 东北 长白山 、 小兴安岭 林区,解放前由于遭受 日本 帝国主义掠夺式的破坏,致使二百多万公顷的原始森林,退化为稀疏低产、经济价值不高的次生林。”《人民日报》1964.1.29:“ 金沙滩 上一望无际的林海,也成了 臧寨 西北面的天然屏障。”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國語辭典》:海牛  拼音:hǎi niú
动物名。海产哺乳纲海牛目。长约三至六公尺,性驯良,毛色暗蓝,无后肢,前肢短,作鳍状。产于非洲及美洲海中。也称为「美人鱼」。
《漢語大詞典》:雾海(霧海)
雾的海洋。 巴波 《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当汽车鸣着喇叭,穿出雾海,这时,放眼一看,山阳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分類:海洋
《國語辭典》:海菜  拼音:hǎi cài
海带、海苔、裙带菜等可供食用的海中植物。
《國語辭典》:涨潮(漲潮)  拼音:zhǎng cháo
在潮汐中,海面水位上升,或该时段的通称。主要因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
《国语辞典》:里海(里海)  拼音:lǐ hǎi
1.海洋名。(Caspian Sea)介于欧亚二洲之间,南北长一千二百二十二公里,平均宽度三百二十公里,面积四十二万九千六百九十六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一说为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富产鱼类,沿岸亦有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自古以来,里海即为运输的天然水道。也译作「里海」、「里海」。
2.通称昔日与大洋相联,今则完全相离的大湖。
《漢語大詞典》:词海(詞海)
诗文的海洋。喻指众多诗文的汇集。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國語辭典》:礁石  拼音:jiāo shí
突出海面或离海面很近的岩石。
《國語辭典》:海货(海貨)  拼音:hǎi huò
海中出产的货物。唐。卢纶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國語辭典》:海产(海產)  拼音:hǎi chǎn
1.产自海洋的动植物。如:「这些菜都是由海产的食物精心调制而成,您尝尝看。」
2.海里可供食用的生物。也称为「海鲜」、「海味」。
《国语辞典》:陆风(陆风)  拼音:lù fēng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沿海地区夜间因陆地气温低于海面、气压高于海面,所以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國語辭典》:远洋(遠洋)  拼音:yuǎn yáng
离陆地较远,海域广阔的海洋。如:「远洋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