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两栖部队(两栖部队)  拼音:liǎng qī bù duì
执行两栖作战的部队。参见「两栖作战」条。指在海上或陆上都可以作战的海军陆战队。
《国语辞典》:强风特报(强风特报)  拼音:qiáng fēng tè bào
在海上出现平均风力达六级以上的强风时,所发布的气象预报。
《国语辞典》:海事报告(海事报告)  拼音:hǎi shì bào gào
当船只在海上发生意外事故时,船长在船只进港后七日内所填写的报告。内容包括出事船只的基本资料,以及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情形,以作为保险理赔,责任追究及法律诉讼的根据。
《国语辞典》:海事卫星(海事卫星)  拼音:hǎi shì wèi xīng
用于船舶或海上基地和陆地之间通信的人造卫星。
《国语辞典》:海权时代(海权时代)  拼音:hǎi quán shí dài
海上霸权的时代。十六世纪以后的西方各国,由于地理新发现以及海外殖民活动的频繁,而意识到能掌握海洋者也就能称霸世界,于是彼此在航海技术及军器、贸易和行政组织上激烈竞争以求进步,形成「海权时代」的来临。
《国语辞典》:海上都市  拼音:hǎi shàng dū shì
用人工方式在海上建筑的都市。利用填海使陆地扩大而将桩固定在海底。
《国语辞典》:海上封锁(海上封锁)  拼音:hǎi shàng fēng suǒ
封闭敌方基地、港口,并切断其海上交通运输所实施的海上军事活动。
《国语辞典》:浮动领土(浮动领土)  拼音:fú dòng lǐng tǔ
传统学说主张,一国在公海上对其船只享有类似对领土的管辖权,故将其拟制为国家的浮动领土。
《国语辞典》:渔业气象(渔业气象)  拼音:yú yè qì xiàng
由气象局提供给海上作业渔船的天气变化资讯,特别著重风向及海浪的报导。
《国语辞典》:海商法  拼音:hǎi shāng fǎ
规定利用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水面或水中航行从事相关行为所生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所谓的相关行为包括货物运送、旅客运送、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及海上保险等。
《国语辞典》:海上权(海上权)  拼音:hǎi shàng quán
一国的海军,有保障其海上贸易、交通安全,巩固其沿海防务的权力。
《国语辞典》:达加马(达加马)  拼音:dá jiā mǎ
Da Gama,Vasco
人名。(西元1469~1524)葡萄牙的探险家。为欧洲到印度海上航线的发现者。西元一四九七年奉葡萄牙国王伊曼纳一世之命,自里斯本启锭东航,四个月后发现绕过好望角的新航路。第二次航海时又在苏法拉、莫三比克等地设立商馆,巩固了葡国在印度贸易的基础。
《国语辞典》:船位  拼音:chuán wèi
1.船在海上航行的位置。一般以经纬度数定位。
2.船上载客的空间。如:「搭载本船次返航的人很多,船位都已售完。」
《国语辞典》:爱德华岛(爱德华岛)  拼音:ài dé huá dǎo
Prince Edward Island
岛名。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圣罗伦斯湾南方海上。沿岸潟湖发达,海岸线宛延曲折。栽培谷类、马铃薯等。渔业发达。
《国语辞典》:讨海人(讨海人)  拼音:tǎo hǎi rén
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如:「每当渔船满载归航时,讨海人的脸上都洋溢著笑容。」
分类: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