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浮云蔽日(浮雲蔽日)  拼音:fú yún bì rì
浮云蒙蔽白日。比喻奸邪蒙蔽君主,忠良之士不得申其才。《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類:君上
《分类字锦》:浮云一片(浮云一片)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诗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分类:隐逸
《分类字锦》:南北浮云(南北浮云)
戎昱 送李参军诗 一东一西如别鹤,一南一北似浮云。
分类:离别
《分类字锦》:剑决浮云(剑决浮云)
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诗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分类:将领
《分类字锦》:连玺浮云(连玺浮云)
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阴(流陰)
(1).浮云。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万木分空霽,流阴中夜攒。”
(2).飘动的阴影。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大壑生秋云,流阴被芳甸。”
《漢語大詞典》:游云(遊雲)
浮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花城》1981年第5期:“这时,歌声却渐渐地弱了下去,像一丝游云,在浩渺的夜空中盘旋、缭绕。”《花城》1981年第6期:“几朵梦幻一样飘忽的游云,沉思着走向遥远的天地之郊。”
浮动的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清 严启煜 《留别吴门诸子》诗之一:“游云变灭元无定,盘谷宽閒实见招。”
分類:浮动浮云
《漢語大詞典》:无心云(無心雲)
谓浮云。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泉声闻復息,动静随所激。” 宋 辛弃疾 《玉楼春》词:“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
分類:浮云
《漢語大詞典》:轮云(輪雲)
犹浮云。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六和》词:“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殫纪。”
分類:浮云
《漢語大詞典》:窣云(窣雲)
浮云。 唐 韩偓 《登楼有题》诗:“窣云朱槛好,终覩凤来巢。”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诗:“ 李生 李生 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分類:浮云
《漢語大詞典》:蜚云(蜚雲)
浮云。 唐 柳宗元 《闵生赋》:“波淫溢以不返兮, 苍梧 鬱其蜚云。”
分類:浮云
《漢語大詞典》:高霭(高靄)
浮云。 宋 陈与义 《与信道游涧边》诗:“迴碕发涧怒,高靄生树容。”
分類:浮云
《漢語大詞典》:清霄
(1).天空。文选·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周翰 注:“清霄,天也。”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张载 《羽扇赋》:“飘縞羽於清霄兮,拟妙姿於白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擎乐器者宣宣奏曲,响聒清霄;爇香火者洒洒烟飞,氤氲碧落。”
(2).指空中浮云。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蠛蠓而上征。” 吕向 注:“清霄,天边微云也。”
《漢語大詞典》:纤翳(纖翳)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 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是日,天宇晴霽,四顾无纤翳。” 明 刘基 《梁甫吟》:“谁谓秋月明?蔽之往往由纤翳。”
(2).指事情的障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
《漢語大詞典》:云萍(雲萍)
天上的浮云和水中的浮萍。比喻聚散无常,飘泊无定。 宋 刘学箕 《西江月》词:“茫茫天水有云萍。聚散任他形影。” 明沈鲸《双珠记·遗珠入宫》:“江山跋涉,孤锋远征。那堪踪跡等云萍。” 清 厉鹗 《点绛唇·题授衣读书稻田隅图》词:“风约云萍,又向 芜城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