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5,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代济
蒋济
济南生
成济
拔济
两济
济私
济渎
一济
顺济
出济
济危
舟济
振济
济漯
《漢語大詞典》:代济(代濟)
谓世代相继。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故朝散大夫、持节 桂州 刺史兼御史中丞 裴行立 ,积德之门,代济英哲。” 唐 元稹 《裴武授司农卿制》:“具官 裴武子 ,闻其先始以孝友,书其国籍;其后累有丞相,为 唐 名臣,贤彦因仍,代济不絶。”
分類:世代相继
《国语辞典》:蒋济(蒋济)  拼音:jiǎng jì
人名。字子通,三国魏平阿人,生卒年不详。性直好谏。魏文帝曹丕即位,官至东中郎将。后以随太傅司马懿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人,进封为都乡侯。卒谥景侯。
分类:人名
《漢語大詞典》:济南生(濟南生)
谓 汉 朝 伏生 。 秦 博士, 西汉 今文《尚书》最早传播者。 伏生 , 济南 人,故称。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 济南生 ,九十诵古文。” 唐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诗:“上古全经皆在口, 秦 人如见 济南生 。”
《漢語大詞典》:成济(成濟)
(1).成就。《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昔援立 东海王 子 髦 ,以为 明帝 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世说新语·政事“ 山公 举 康 子 绍 为秘书丞”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山公启事》:“詔选秘书丞, 涛 荐曰:‘ 绍 平简温敏,有文思,又晓音,当成济也,犹宜先作秘书郎。’”
(2).成全周济。《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杨震黄雀》:“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寳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拯救,实感成济。’”
《國語辭典》:拔济(拔濟)  拼音:bá jì
拉拔救助、拯救。《西游记》第四四回:「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金瓶梅》第三一回:「休说他旧是咱府中夥计,在哥门下出入;就是从前后外京外府官吏,哥不知拔济了多少。」
《漢語大詞典》:两济(兩濟)
《易》“既济”、“未济”两卦的合称。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春秋递为爻象,‘屯’‘蒙’而下、‘两济’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漢語大詞典》:济私(濟私)
语出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籍 西楚 强力,图济其私。”后以“济私”谓使自己得益。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 中国 ,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科学,亦不过其一而已。”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我乃党同而伐异,‘济私’而不‘假公’。”
分類:自己得益
《骈字类编》:济渎(济渎)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 覃怀胜游地,济渎垂名久。
《骈字类编》:一济(一济)
晋书苻坚载记三辅人为冲所略者咸遣使告坚请放火以为内应坚曰吾精兵若兽利器如霜而衄于乌合瘦钝之贼岂非天也宜善思之众固请曰臣等不顾性命投身为国若上天有灵单诚或冀一济没无遗恨矣坚遣骑七百应之
《漢語大詞典》:顺济(順濟)
(1).顺利地渡过。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神有功助 禹 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
(2).顺利,通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贸易顺济,輜重充盈,如是几年,江湖上都晓得是 谢 家船,昭耀耳目。”
《韵府拾遗 荠韵》:出济(出济)
管子夫海出济无止山生金木无息
《漢語大詞典》:济危(濟危)
解救危难。后汉书·荀彧传:“尚书令 荀彧 深建宜住之便,远恢进讨之略,起发臣心,革易愚虑,坚营固守,徼其军实,遂摧扑大寇,济危以安。”新唐书·刘幽求锺绍京等传赞:“ 幽求 之谋, 绍京 之果, 日用 之智, 琚 之辩,皆足济危紓难,方多故时,必资以成功者也。”
《骈字类编》:舟济(舟济)
新论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
《漢語大詞典》:振济(振濟)
赈济,救济。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俊 振济贫乏,通共有无。”明史·太祖十六女传:“四方水旱,每命 祺 往振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四月里各属闹了蝗虫,十分利害, 侣笙 便动了常平仓的款子,先行振济。”
分類:赈济救济
《骈字类编》:济漯(济漯)
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传济漯两水名 孟子见淮泗下 史记河渠书见河渠下流地理通释正义云济漯二水上承黄河并淄青之北 入海 庾信吴明彻墓志铭祖尚南谯太守父树右军将军抗拒淮沂平夷济漯代为名将见于斯矣
又郑常神道碑铭建旟济漯拥节龟蒙既蚕桑土寔抚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