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5,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济急
济活
给济
日济
不济事
济成
经济学
济跄
固济
夕济
济文
济农
济岱
半济
登济
《国语辞典》:济急(济急)  拼音:jì jí
救人的急难。如:「缓不济急」。
分类:救人急难
《漢語大詞典》:济活(濟活)
救活。东观汉记·赵熹传:“ 建武 二十六年,上延集内戚,宴会诸夫人,各前言为 赵熹 所济活,上甚嘉之。”南史·鲁悉达传:“时兵荒,都下及 上川 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老幼以归焉, 悉达 所济活者甚众。” 唐 司空图 《丁巳重阳》诗:“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分類:救活
《漢語大詞典》:给济(給濟)
供给接济。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以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 琮 居者以百数, 琮 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
分類:供给接济
《骈字类编》:日济(日济)
嵇康养生篇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于大顺
《國語辭典》:不济事(不濟事)  拼音:bù jì shì
1.不中用;不顶事。《西游记》第五三回:「那婆子道:『就有药也不济事。』」《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封侯不济事,要有钱才能办事呀!」
2.重病无救。《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你快家去罢!你们老奶奶子不济事儿咧!」
3.成不了事。《北齐书。卷二一。列传。高乾》:「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水浒传》第一一回:「眼见得又不济事。不如趁早,天色未晚,取了行李,只得往别处去寻个所在。」
《漢語大詞典》:济成(濟成)
相助促成。后汉书·卢植传:“及车骑将军 皇甫嵩 讨平 黄巾 ,盛称 植 行师方略, 嵩 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
分類:相助促成
《国语辞典》:经济学(经济学)  拼音:jīng jì xué
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但一般亦有以宏观观点探讨有关经济成长、循环、就业、贸易方面等问题。
《漢語大詞典》:济跄(濟蹌)
仪容敬慎貌。济,通“ 齐 ”。语出《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宾客济蹌,冠裳毕集。向时纳女,远不能及。”
分類:仪容敬慎
《漢語大詞典》:固济(固濟)
粘结。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五色石脂:“此物性粘,固济炉鼎甚良。”
分類:粘结
《骈字类编》:夕济(夕济)
唐 卢照邻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韵府拾遗 文韵》:济文(济文)
蜀志郤正传齐隶拊髀以济文注谓孟尝君田文下坐客能作鸡鸣以济其厄也
《漢語大詞典》:济农(濟農)
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 明 代 蒙古 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 明 宣德 八年(公元1433年) 脱脱不花 被立为 岱总汗 后,以其弟 阿噶巴尔济 为济农辅政。至 清 代,凡任 伊克昭盟 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 蒙古 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封爵》:“ 天聪 七年,长子 巴达礼 授济农袭 图什业图汗 。”
《骈字类编》:济岱(济岱)
王粲赠蔡子笃诗见江行下
《骈字类编》:半济(半济)
魏志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欲依水为阵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以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致也走北史魏昭成帝纪二十一年阏头部人多叛惧而东 渡河半济而冰陷以唐书郭晞传子仪遣晞率徒兵五千骑五百袭虏晞 兵寡不进须暮贼半济乃击斩首五千级引五代史范延光传延光反高祖以杨光远为招讨使 兵自滑州渡胡梁攻之诱锐等渡河半济而击之兵多溺死
《漢語大詞典》:登济(登濟)
登上,渡过。 晋 郭璞 《〈山海经〉序》:“ 穆王 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驪,左驂騄耳, 造父 为御, 犇戎 为右,万里长騖,以周歷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济。”
分類: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