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济世(濟世)  拼音:jì shì
救助世人。《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静乱济世,保大定功。」《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国语辞典》:经纶济世(经纶济世)  拼音:jīng lún jì shì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政事。经纶济世指治理国事,拯救世局。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若列朝纲,凭此大才,得受官爵显扬于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国语辞典》:济世安邦(济世安邦)  拼音:jì shì ān bāng
拯救世人,安定国家。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国语辞典》:济世安人(济世安人)  拼音:jì shì ān rén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诗:「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国语辞典》:济世经邦(济世经邦)  拼音:jì shì jīng bāng
救济世人,治理国家。明。屠隆《䌽毫记》第一七出:「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国语辞典》:济世匡时(济世匡时)  拼音:jì shì kuāng shí
拯救世人,矫正时弊。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垂髫读书,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国语辞典》:悬壶济世(悬壶济世)  拼音:xuán hú jì shì
据《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费长房》记载,市场中有卖药老翁,白天在街头悬挂一壶,以为标帜,夜间便跳入壶中,让人无法看见。后代以悬壶济世代称行医救人。如:「他从小就立下悬壶济世,救助贫病的宏愿。」
《国语辞典》:济世爱民(济世爱民)  拼音:jì shì ài mín
拯救时世,爱护人民。明。屠隆《昙花记》第六出:「济世爱民,扶危定难。」
《国语辞典》:济世安民(济世安民)  拼音:jì shì ān mín
拯救时世,安定百姓。《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国语辞典》:济世救人(济世救人)  拼音:jì shì jiù rén
拯救世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孙思邈》:「乃命其子取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国语辞典》:济世之才(济世之才)  拼音:jì shì zhī cái
拯救社会国家使其脱离困顿的才能。《老残游记》第六回:「若真有点济世之才,竟自遁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高级汉语词典》:补天济世  拼音:bǔ tiān jì shì
修补苍天,挽回世运
《漢語大詞典》:拔毛济世(拔毛濟世)
谓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语出列子·杨朱:“ 禽子 问 杨朱 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杨子 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禽子 曰:‘假济,为之乎?’ 杨子 弗应。”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
《國語辭典》:匡时济世(匡時濟世)  拼音:kuāng shí jì shì
匡救社会时世,使之恢复秩序。如:「他怀有匡时济世的抱负。」也作「匡时济俗」、「匡俗济时」。
《國語辭典》:匡时济俗(匡時濟俗)  拼音:kuāng shí jì sú
匡救社会时世,使之恢复秩序。唐。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也作「匡时济世」、「匡俗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