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浅事
轻浅
涉浅
翠浅
石浅
浅夫
浅攻
浅鲜
浅言
浅人
浅昧
浅春
浅才
夜浅
花浅
《漢語大詞典》:浅事(淺事)
小事;意义不大的事。《穀梁传·成公八年》:“ 卫 人来媵。媵,浅事也,不志。”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大夫轻身以亲浅事,而专命以抗王侯。” 明 方孝孺 《与王修德书》:“夫文辞於学者至为浅事,以道言之,正不必求其新奇。”
《漢語大詞典》:轻浅(輕淺)
(1).不高,低浅。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 张淳 、 陈元直 二人率皆资望轻浅,政绩未闻。”
(2).轻浮浅薄。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荆 扬 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轻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吴元可 《采桑子》:‘一样东风两样吹’,轻浅语,自是 元 人手笔。”
(3).声音轻而浮泛。 隋 陆法言 《〈切韵〉序》:“ 吴 楚 则时伤轻浅, 燕 越 则多伤重浊, 秦 陇 则去声为入, 梁 益 则平声似去。”
(4).浅淡,不深浓。 姚雪垠 《长夜》二:“那大褂只搭到他膝盖下边,颜色又过于轻浅。”
《漢語大詞典》:涉浅(涉淺)
徒步蹚过浅水。金史·仆散揆传:“分军涉浅,潜出敌后。”
分類:徒步浅水
《骈字类编》:翠浅(翠浅)
明 王冕 棠梨白练图 土花翠浅霜露濛,山梨小结丹砂红。
明 叶小鸾 咏画屏美人 其二 红深翠浅最芳年,闲倚晴空破绮烟。
《骈字类编》:石浅(石浅)
南北朝 谢灵运 七里濑诗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唐 孟浩然 游江西留别富阳裴刘二少府 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
《漢語大詞典》:浅夫(淺夫)
(1).见识短浅的人。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近世浅夫庸人之论,不过仇疾於官户,诛抉於诡产。” 清 陈鳣 《对策文选》:“顾英髦咸资标準,而浅夫妄肆讥评。” 严复 《〈原富〉按语》:“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
(2).疏浚沟渠、打捞沉船的伕役。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沟洫井田异制:“治沟洫之夫,与后世之浅夫堤夫相似,浅夫堤夫皆募民为之,或按亩派夫,民自僱役。”
《漢語大詞典》:浅攻(淺攻)
谓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盖自西边用兵, 神宗 常持浅攻之议,虽一胜一负,犹不至大有杀伤。至於西边将帅,习知兵事,亦无肯言深入者。”
《國語辭典》:浅鲜(淺鮮)  拼音:qiǎn xiǎn
轻微。《战国策。韩策二》:「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
分類:轻微微薄
《漢語大詞典》:浅言(淺言)
(1).犹略言。吕氏春秋·执一:“ 田駢 犹浅言之也。博言之,岂独 齐国 之政哉!”
(2).俗语;浅俗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廛路浅言,有实无华。”《梁书·萧子云传》:“郊庙歌辞,应须典誥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
分類:俗语浅俗
《漢語大詞典》:浅人(淺人)
谓言行浅薄的人。孔丛子·抗志:“有 龙穆 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治细辨於稠众,非其人而尽言者,浅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亦谓识见短浅的人。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书贵旧本:“ 刘巨济 收 许浑 诗‘ 湘潭 云尽暮烟出’,今俗本烟作山,亦是浅人妄改。”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浅人不达,误加同姓二字,殊非其旧矣。”
《漢語大詞典》:浅昧(淺昧)
浅陋愚昧。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诗:“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某等智识浅昧,未烛于理。”
分類:浅陋愚昧
《漢語大詞典》:浅春(淺春)
初春;早春。 明 杨慎 词品·张材甫:“﹝ 张 ﹞咏瑞香花《西江月》:‘浅春不怕嫩寒侵,暖彻薰笼瑞锦。’” 戴望舒 《小病》诗:“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几乎凝住了。”
《漢語大詞典》:浅才(淺才)
才能短浅。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道 鸞不揆浅才,好出奇语。” 唐 高适 《登垄》诗:“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分類:才能短浅
《骈字类编》:夜浅(夜浅)
唐 贾岛 夜喜贺兰三见访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骈字类编》:花浅(花浅)
明 高启 江南意 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