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菊浅
口浅
偷浅
鲜浅
着浅
避浅
搁浅
浅窳
浅视
浅声
浅明
浅毛
浅江
浅海
浅固
《骈字类编》:菊浅(菊浅)
周贺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诗腊高移坐次 菊浅露行踪,按腊一作夏。
《漢語大詞典》:口浅
口快(多见于早期白话)
分類:早期白话
《漢語大詞典》:偷浅(偷淺)
浇薄。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士材之间,患不稽古,委先王之典,宗叔世之文,词多纤秽,士惟偷浅,言不及道,心无存诚。”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然史氏稗説,皆缀之以称述其事,而警厉偷浅。”
分類:浇薄
《漢語大詞典》:鲜浅(鮮淺)
犹浅鲜。 明 李贽 《豫约》:“然则山中鐘鼓所係匪鲜浅也,可听小沙弥辈任意乱敲乎?”
《漢語大詞典》:着浅(着淺)
搁浅。 宋 赵鼎 《建炎笔录》卷上:“十九日,御舟发 温州 ,著浅,行数里而止。”朱子语类卷六三:“譬如撑船著浅者,既已著浅了,看如何撑。”
搁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甄后塘上行:“‘蹶船常苦没’, 黄河 中行舟常有此患,俗云着浅。着浅,即今言搁浅。”
分類:搁浅
《漢語大詞典》:避浅(避淺)
指行船防止搁浅。 明 杨基 《江船早起》诗:“防塞凭酒力,避浅问渔家。”
《國語辭典》:搁浅(擱淺)  拼音:gē qiǎn
1.船舶等进入水浅处无法行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只是船重得紧,所以只管搁浅。若要行得快,除非人上岸去,等船轻了,好行。」《清史稿。卷四九二。忠义列传六。蔡应龙》:「十月,贼造木箄,上施木城,列巨炮,沿南岸下驶,至八卦洲搁浅。」
2.比喻事情受阻停顿。如:「这次会议又搁浅了。」
《漢語大詞典》:浅窳(淺窳)
犹浅劣,陋劣。 宋 李纲 《辞免知枢密院事表》:“伏念臣性资浅窳,学术迂疎。”
《漢語大詞典》:浅视(淺視)
轻视,小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公何其浅视僕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
分類:轻视小看
《漢語大詞典》:浅声(淺聲)
轻声,小声。 宋 张先 《画堂春》词:“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分類:轻声
《國語辭典》:浅明(淺明)  拼音:qiǎn míng
浅白明显。《晋书。卷五二。华谭传》:「浅明不见深理,近才不睹远体也。」也作「浅显」。
《漢語大詞典》:浅毛(淺毛)
指兽毛不厚。《诗·大雅·韩奕》“鞹鞃浅幭” 毛 传:“浅,虎皮浅毛也。”管子·幼官:“以倮兽之爨” 唐 尹知章 注:“倮兽,谓浅毛之兽,虎豹之属。”
《韵府拾遗 江韵》:浅江(浅江)
孟郊诗参差呻细风噞喁沸浅江
《国语辞典》:浅海(浅海)  拼音:qiǎn hǎi
指低潮线至一百噚深的海域环境,约当低潮线至棚裂的海域环境。
《漢語大詞典》:浅固(淺固)
肤浅鄙陋。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然有语或浅固,弗极於道,疑后人增益,乃悉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