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涧(流澗)
山间的流水。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流涧万餘丈,围木数千寻。”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翔禽歌囀,流涧絃喧。”
分類:山间流水
《漢語大詞典》:涨潦(漲潦)
(1).流水上涨。 宋 欧阳修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凿 龙 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余犯涨潦时来,水漫羡不復见滩。”
(2).指上涨的水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贼渡江先犯緑营,兵溃,满营隔涨潦不能救。”
《漢語大詞典》:银虬(銀虯)
亦作“ 银虯 ”。亦作“ 银蚪 ”。
(1).银白色的虬龙。常用作比喻。 清 杜岕 《赋得群山夜来晴》:“长松为玉树,古藤如银虬。”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坐看银虬飞,鼓荡鲸鯢穴。”
(2).漏壶底部的银质流水龙头。 唐 王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清晨听银虯,薄暮辞 金马 。” 赵殿成 笺注:“初学记: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 李兰 《漏刻法》曰:‘以器贮水,以铜为渴乌,状如鉤曲,以引器中水,於银龙口中吐入权器。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时经一刻。’ 殷夔 《漏刻法》曰:‘漏水皆於器下为金龙口吐出,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流於衡渠之下。’”一本作“ 银蚪 ”。 清 纳兰性德 《金菊对芙蓉·上元》词:“金鸭消香,银虯泻水,谁家玉笛飞声。”
《漢語大詞典》:河门(河門)
控制河流水势的闸门。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於 河 之西岸,开 鬫村 等三河门,亦以洩涨水。”宋史·河渠志三:“相度大小河门,乘此水势衰弱,并先修闭,各立蛾眉埽镇压。”
《漢語大詞典》:流尸(流屍)
亦作“ 流尸 ”。 在流水中漂浮的尸体。 唐 韩愈 《归彭城》诗:“去岁 东郡 水,生民为流尸。” 明 唐顺之 《瘗河壖枯骨志》:“自癸卯至乙巳,东南荐飢,流尸顺河而下,多于河中之船。”
《國語辭典》:车流(車流)  拼音:chē liú
往来不绝,有如流水的车辆。如:「每逢例假日,高速公路便车流不断。」
《漢語大詞典》:线溜
细长的山泉流水。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吾闻 太山 石,积日穿綫溜。” 清 魏源 《剑阁》诗之一:“綫溜泻石髓,哀玉鸣不息。”
《漢語大詞典》:折水
回旋的流水。借指产珠玉之处。语出《淮南子·墬形训》:“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南朝 梁元帝 《庄严寺僧旻法师碑》:“是故 隋 光烛 魏 ,非折水之恒珍; 和 璧入 秦 ,岂润山之常宝。”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疑折水,积润疎圆沚。”
《漢語大詞典》:溪滩(谿灘)
指山间溪流水少石多流急的地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然后见谿滩湍激,石笋峭峻,舟行其閒,时遭惊骇。”
《漢語大詞典》:璧流
璧池流水,借指施行教化。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胄业既树,璧流方啟。” 胡之骥 注:“璧流,璧池之流也。啟,开也。”晋书·乐志上:“炎 汉 中兴, 明皇帝 即位,表圭景而陈《清庙》,树槐阴而疏璧流。”参见“ 璧池 ”。
《漢語大詞典》:璧池
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 唐 罗隐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诗:“璧池清秩访 燕臺 ,曾捧 瀛洲 札翰来。”新唐书·归崇敬传:“古天子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繚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乐明和天子云尔。在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璧沼,亦言学省。”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璧池日月动华袞,奎阁星斗罗贞珉。”
《國語辭典》:素流  拼音:sù liú
清贫之辈。《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上。颜师古传》:「抑素流,先贵势,虽商贾富室子,亦窜选中,由是素议薄之。」
《漢語大詞典》:竹笆
竹篱。在养鱼荡中亦用以安置在流水出入口上,以防鱼逃走。《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员外﹞走到一个亭子上歇脚,只听得斧凿之声,看时见一所作场,竹笆夹着。” 许钦文 《鉴湖风景如画》:“且不说经过鱼荡的箔时,那竹笆刮着船底飕飕的轻脆悦耳声,在菱荡旁垂钓鲈鱼的渔翁的幽然的姿态,往常我也只有在画面上见到过。”
《漢語大詞典》:喝水
呵令流水。形容勇猛。《水浒传》第七六回:“先锋猛勇,领拔山开路之精兵;元帅英雄,统喝水断桥之壮士。”
《國語辭典》:电波(電波)  拼音:diàn bō
因电荷振动而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常应用于传达讯息、侦测物体、测量距离等。
《漢語大詞典》:铮摐(錚摐)
象声词。常形容金属撞击声、乐器演奏声、流水声等。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蜀 弦錚摐指如玉,皇帝弟子 韦 家曲。”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桃花坞》:“敲竹鬭錚摐,弄泉争咽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