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0,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沙洲
中洲
洲前
花洲
瓜洲
洲边
鹭洲
炎洲
白蘋洲
鹦鹉洲
河洲
三洲
沃洲
芦洲
五洲
《國語辭典》:沙洲  拼音:shā zhōu
江海滨或河流中由沙砾淤积而成的地形。
《漢語大詞典》:中洲
(1).洲中。《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 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 李白 《捣衣篇》:“万里 交河 水北流,愿为双鸟泛中洲。” 清 顾炎武 《金山》诗:“黄旗亘 长江 ,战鼓出中洲。”
(2).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唐 李颀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诗:“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骈字类编》:洲前
杜甫秋兴诗见石上下
《骈字类编》:花洲
明一统志花洲在成都府灌县治南宋魏了翁有记
《國語辭典》:瓜洲  拼音:guā zhōu
乡镇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南,长江北岸,当运河口,与镇江斜对面。地形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骈字类编》:洲边(洲边)
胡曾 江夏诗 今来鹦鹉洲边立,惟有无情碧水流。
《骈字类编》:鹭洲(鹭洲)
明一统志鹭洲书院在吉安府白鹭洲上宋淳祐间知吉州江万里建延欧阳守道以教俊秀守道作记
《漢語大詞典》:炎洲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海内十洲记·炎洲:“ 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 炎洲 ,逕玉涧,越金流。” 唐 柳宗元 《天对》:“爰有 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 吴 宫燕。” 王琦 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 唐寅 《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橈桂檝遂娱游。” 严复 《救亡决论》:“炎洲羣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国语辞典》:白蘋洲  拼音:bái pín zhōu
地名。《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江南东道六。湖州》:「白蘋洲在霅溪之东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蘋,日晚江南春。』因以为名。」
分类:地名
《國語辭典》:鹦鹉洲(鸚鵡洲)  拼音:yīng wǔ zhōu
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相传东汉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因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河洲
(1).河中可居的陆地。《淮南子·墬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河洲在咏,风化攸归。”亦用为男女爱恋之典。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姻缘凑,似双星此夜,相对河洲。”
《漢語大詞典》:三洲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启 《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镜,两山应是胜三洲。”
(2).歌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数行 巴陵 三江 之间,因作此歌。”参见“ 三洲歌 ”。
《漢語大詞典》:三洲歌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宋 郭茂倩 题解:“《古今乐録》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 巴陵 三江口 往还,因共作此歌。’”
《漢語大詞典》:沃洲
亦作“ 沃州 ”。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分類:山名浙江
《国语辞典》:芦洲(芦洲)  拼音:lú zhōu
地名。隶属新北市芦洲区,是附近蔬菜生产的集散中心,主供大台北地区人民所需。
《漢語大詞典》:五洲
(1).地名。在今 湖北 浠水县 西南 长江 中。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 五洲 之隔,西眺九派之分。” 钱振伦 注:“水经注:‘ 江 水又东逕 軑县 故城南,城在山之阳,南对 五洲 也。 江 中有五州相接,故以 五洲 为名。 宋孝武 举兵 江州 ,建牙洲上,有紫云荫之,即是洲也。’”一说此“ 五洲 ”疑指“ 五湖 ”而言。见 钱仲联 补注。
(2).见“ 五大洲 ”。
《國語辭典》:五大洲  拼音:wǔ dà zhōu
世界陆地旧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合称为「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