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0,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十洲三岛
沃洲
五斗凉洲
玄洲
瀛洲绿
祖洲灵草
词典
沧洲
瀛洲
汀洲
十洲
芳洲
洲渚
长洲
蘋洲
洲上
典故
参考典故
十洲


《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69~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例句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李商隐 牡丹

典故
相关人物
支遁


《高僧传》卷四《竺道潜传》
支遁遣使求买峁山之测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
《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投迹剡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馀常随禀学。

例句

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刘长卿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刘长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 刘长卿 赠普门上人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自从飞锡去,人到沃洲稀。 刘长卿 过隐空和尚故居

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吴融 寄贯休上人

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 皇甫曾 赠沛禅师

典故
五斗凉洲
 
西凉州

相关人物
孟佗(孟他)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张让〉~2534~
灵帝时,让、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节死后,忠领大长秋。让有监奴典任家事,交通货赂,威形諠赫。,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舆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唐·李贤注:「佗音驼。」又引《三辅决录注》曰:「佗字伯郎。以蒲陶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
《苏轼诗集》卷十六〈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倩,硬黄小字临黄庭。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
典故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玄洲》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例句

曾去玄洲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典故
瀛洲绿


《海内十洲记》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以异人,山川如中国也。
典故
祖洲灵草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海内十洲记》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向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等入海寻祖洲。
《國語辭典》:沧洲(滄洲)  拼音:cāng zhōu
水滨。借指隐者所居住的地方。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唐。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时,立文学馆,以十八学士入选,备受皇帝礼遇与敬重,各方钦羡不已,称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几时得坠鞭误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
《國語辭典》:汀洲  拼音:tīng zhōu
1.水中砂土积成的小平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就汀洲之杜若,待芦苇之单衣。」唐。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2.地名。参见「汀州」条。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國語辭典》:芳洲  拼音:fāng zhōu
花草丛生的小洲。《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文选。张协。七命》:「乘凫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
《國語辭典》:洲渚  拼音:zhōu zhǔ
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大的称洲,小的称渚。《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也称为「洲汀」、「洲沚」、「洲屿」。
《漢語大詞典》:长洲(長洲)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骈字类编》:蘋洲
唐 白居易 想东游五十韵 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蘋洲。
唐 张文规 吴兴三绝 蘋洲须觉池沼俗,苧布直胜罗纨轻。
唐 罗隐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蘋洲重到杳难期,西倚邮亭忆往时。
唐 皎然 白蘋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蘋洲北望楚山重,千里回轺止一封。
元 熊鉌 江边客舍 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过蘋洲。
元 宋褧 绿水曲 蘋洲风未起,待妾采莲归。
《骈字类编》:洲上
唐 方干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宋 戴复古 汪见可教授约诸丈凤山酌别 凤凰洲上凤凰山,草草登临见一斑。
分类:洲上
《漢語大詞典》:十洲三岛(十洲三島)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 蓬莱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此时,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岛之中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参见“ 十洲 ”、“ 三岛 ”。
《漢語大詞典》:沃洲
亦作“ 沃州 ”。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分類:山名浙江
《漢語大詞典》:玄洲
(1). 战国 宋 玉 《钓赋》中假托的人名。《古文苑·宋玉〈钓赋〉》:“ 宋玉 与 登徒子 ,偕受钓於 玄洲 ,止而并见於 楚襄王 。 登徒子 曰:‘夫 玄洲 ,天下之善钓者也。’” 章樵 注:“玄,妙也;洲,水边洲渚。言精於钓,故托 玄洲 为名。”
(2).神话中的十洲之一。海内十洲记·玄洲:“ 玄洲 ,在 北海 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 太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饶金芝玉草。” 南朝 梁 沈约 《和刘中书仙诗》:“清旦发 玄洲 ,日暮宿 丹丘 。”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六:“ 玄洲 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
(3).幽深的崖岸。古文苑·蔡邕〈汉津赋〉:“明珠胎於灵蚌兮,夜光潜乎玄洲。” 章樵 注:“玄洲,幽深之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