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曹洞宗
岛洞
洞井
洞海
洞额
洞顶
洞案
洞色
洞堂
洞瞩
洞形
翠洞
榴洞
土洞
隧洞
《國語辭典》:曹洞宗  拼音:cáo dòng zōng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师徒所创。属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头希迁即事而真的见解,也就是从个别事物上,显现本然无别的理体。到良价从而发展五位君臣的说法。本寂则是大振曹洞宗风的人。此后此宗风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从如净禅师受法,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禅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临济宗法脉不绝,直到现代。
《漢語大詞典》:岛洞(島洞)
唐 诗人 贾岛 与 李洞 的并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裴说:“为诗足奇思,非意表琢炼不举笔,有 岛洞 之风也。”
分類:诗人贾岛
《漢語大詞典》:洞井
深洞。 南朝 梁 沈约 《被褐守山东》诗:“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
《骈字类编》:洞海
南北朝 殷淡 宋章庙乐舞歌十五首 其十二 嘉胙乐殷淡 洞海周声惠。彻宇丽乾光。
《骈字类编》:洞额(洞额)
《骈字类编》:洞顶(洞顶)
桂海虞衡志龙隐洞龙隐岩皆在七星山脚没江水中泛舟至石壁下有大洞门高可百丈鼓棹而入仰观洞顶有龙迹夭矫若印泥然其长竟洞舟行仅一箭许别有洞门可出岩在洞侧山半有小寺即岩为佛堂不复屋如睦州古迹记为石钟鼓自洞顶悬而虚其下而声各 其所名者一在仙笠东为仙笠一在鼓西为笔格而山立者一为砚滴石穿溜若引蚁钻珠而洞顶滴泉正当其处
《漢語大詞典》:洞案
唐 宋 朝会时安设香炉的一种几案。 唐 郑谷 《寄左省韦起居序》诗:“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予昔领门下省,会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设於前殿两螭首间。案上设燎香炉,修注官夹案立。予詰吏何名洞,吏辞不知。予思之,通朱漆为案,故名曰洞耳。”一说,洞,训“敬”,案列于中以起人敬,故名。参阅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骈字类编》:洞色
王僧孺文金表含映珠柱洞色
《骈字类编》:洞堂
唐 李贺 罗浮山父与葛篇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韵府拾遗 阳韵》:李贺罗浮山父与葛篇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漢語大詞典》:洞瞩(洞矚)
明察。明史·谭纶王崇古等传赞:“书疏往復,洞瞩机要。”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洞瞩幽隐,评隲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
分類:明察
《骈字类编》:洞形
云笈七签鸡鸣时存日月之象在六合之府日左月右存使光明洞形令髣髴在位
《骈字类编》:翠洞
苏轼文淙流绝壁散灵烟翠洞深岩际松风清飘飘洒尘襟与高安葛道纯同游庐山简寂观道纯诵此诗请书之石
《骈字类编》:榴洞
葛长庚怀仙楼赋楼之东鹿径就荒榴洞犹存
《骈字类编》:土洞
宋史河渠志提举陜西常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于石渠南二百步傍为土洞以木为门回改河流溉田三百四十里
《漢語大詞典》:隧洞
即隧道。 陈毅 《初游良口》诗:“隧洞电光明,爆破山脊断。”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战士的语言的晶体哟,构成了隧洞口外的屏风。”参见“ 隧道 ”。
分類:隧道
《國語辭典》:隧道  拼音:suì dào
1.贯穿因山脉或海峡等地形因素阻隔的通道。如:「雪山隧道」、「海底隧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比水注》:「隆山南有一小山,山阪有两石虎相对,夹隧道,虽处蛮荒,全无破毁,作制甚工,信为妙矣。」宋。邓牧《洞霄图志。卷六。碑记门。天柱观记》:「今天柱山即《真诰》所谓大涤洞天者也,内有隧道,暗通华阳。」
2.古称墓前的甬道为隧道。《晋书。卷三四。列传。杜预》:「其造冢居山之顶,……其隧道唯塞其后而空其前。」唐。褚亮〈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并序〉:「薨徂之日,朝野兴悼,恩加丘陇,礼备哀荣,爰命有司,立碑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