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明姑
 
明星玉女
 
洗头玉女
  
玉女明星
  

南朝宋·王韵之《太清记》
华山绝顶有石臼,号玉女洗头盆,中有碧水,未尝增减。
《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明星玉女〉
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山顶石龟,其广数亩,高三仞。其侧有梯磴,远皆见。玉女祠前有五石臼,号曰玉女洗头盆。其中水色,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内有玉石马一匹焉。

例句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 马戴 华下逢杨侍御

《國語辭典》:洗头(洗頭)  拼音:xǐ tóu
1.清洗头发并加吹整。如:「她每星期上美容院洗头两次,以维持漂亮的发型。」
2.古代指新婚夫妇到女家拜门后,女家备礼送新妇回夫家。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自后迎女回家,以冠花、段匹、合食之类,送归婿家,谓之洗头。」
《漢語大詞典》:玉女洗头盆(玉女洗頭盆)
华山 中峰有 玉女祠 ,祠前有石臼,称为玉女洗头盆。 唐 杜甫 《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仇兆鳌 注引《集仙录》:“明星玉女,居 华山 ,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緑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水浒传》第五九回:“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 天河 分派水。”亦省作“ 玉女盆 ”。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词:“曾到 崑崙 ,乞得山头玉女盆。” 元 大欣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嵩 华 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清 汪懋麟 《答云渐见寄和原韵》:“解酲不羡金人掌,搔首常思玉女盆。”
《漢語大詞典》:新沐
刚洗头发。庄子·田子方:“ 老聃 新沐,方将被髮而乾。”《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宋 范成大 《湘潭道中咏芳草》:“积雨倐然晴,秀野若新沐。”
分類:洗头头发
《漢語大詞典》:沐芳
用香草水洗头。常用以表示虔诚或高洁。《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唐 李白 《沐浴子》诗:“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暉。”
《國語辭典》:凤眼(鳳眼)  拼音:fèng yǎn
形容人的眼睛横长而秀气,如凤凰的眼睛一般。《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漢語大詞典》:凤眼草(鳳眼草)
指椿树上丛生的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椿樗﹝附方﹞:“洗头明目,用凤眼草(即椿树上丛生荚也)烧灰淋水洗头,经一年眼如童子。”
《漢語大詞典》:沐粱
用淘洗粱的汁水洗头发。《礼记·丧大记》:“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 孔颖达 疏:“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者,皆谓用其米取其汁而沐也。”参见“ 沐稷 ”。
《漢語大詞典》:沐稷
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礼记·玉藻:“沐稷而靧粱。” 孔颖达 疏:“沐,沐髮也;靧,洗面也。取稷粱之潘汁,用将洗面沐髮,并须滑故也。”
《漢語大詞典》:沐稷
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礼记·玉藻:“沐稷而靧粱。” 孔颖达 疏:“沐,沐髮也;靧,洗面也。取稷粱之潘汁,用将洗面沐髮,并须滑故也。”
《漢語大詞典》:潘沐
洗头用的淘米水。左传·哀公十四年:“ 陈氏 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 杜预 注:“使诈病,因内潘沐,并得内酒肉。潘,米汁,可以沐头。”
分類:洗头淘米
《漢語大詞典》:沐濯
洗头洗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帝坐良久,设 甜水 之冰,以备沐濯。” 清 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閎,照曜人之新沐濯。”
分類:洗头洗澡
《漢語大詞典》:沐澡
洗头洗澡。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客行殊未已,沐澡终期吉。”
分類:洗头洗澡
《國語辭典》:雨沐风餐(雨沐風餐)  拼音:yǔ mù fēng cān
被雨淋身,被风吹拂。比喻劳苦不安定。宋。刘宰〈石翁姥〉诗:「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國語辭典》:栉风沐雨(櫛風沐雨)  拼音:jié fēng mù yǔ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参见「沐雨栉风」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勋传》:「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國語辭典》:栉风沐雨(櫛風沐雨)  拼音:jié fēng mù yǔ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参见「沐雨栉风」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勋传》:「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国语辞典》:洗烫(洗烫)  拼音:xǐ tàng
1.清洗衣物并加以整烫。如:「那件大衣送洗衣店洗烫去了!」
2.洗头和烫发。如:「庆祝开幕两周年,那家美容院正举办洗烫八折的优待活动。」
《國語辭典》:玉女  拼音:yù nǚ
1.仙女。《文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文选。扬雄。甘泉赋》:「玉女亡所眺其清矑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
2.美女。《吕氏春秋。季冬纪。贵直》:「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
3.尊称他人的女儿。《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4.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漢語大詞典》:玉女盆
见“ 玉女洗头盆 ”。
《漢語大詞典》:玉女洗头盆(玉女洗頭盆)
华山 中峰有 玉女祠 ,祠前有石臼,称为玉女洗头盆。 唐 杜甫 《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仇兆鳌 注引《集仙录》:“明星玉女,居 华山 ,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緑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水浒传》第五九回:“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 天河 分派水。”亦省作“ 玉女盆 ”。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词:“曾到 崑崙 ,乞得山头玉女盆。” 元 大欣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嵩 华 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清 汪懋麟 《答云渐见寄和原韵》:“解酲不羡金人掌,搔首常思玉女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