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泽门
休泽
泽普
无泽
上泽
同泽
泽泽
泽浃
泽陂
袍泽
阳泽
泽霈
涣泽
彭泽县
闿泽
《骈字类编》:泽门(泽门)
左传: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功。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寔慰我心。
《漢語大詞典》:休泽(休澤)
恩惠。 唐 韩愈 《赠崔復州序》:“ 愈 尝辱于公之知而旧游于 崔君 ,庆復人之将蒙其休泽也,于是乎言。”
分類:恩惠
《骈字类编》:泽普(泽普)
梁简文帝大法颂:泽普三界,恩均八方。
分类:泽普
《漢語大詞典》:无泽(無澤)
(1).没有光泽。周礼·考工记·弓人:“瘠牛之角无泽。”
(2).没有恩施。《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嘆。” 王逸 注:“不蒙恩施,独枯槁也。”
分類:光泽恩施
《骈字类编》:上泽(上泽)
唐书刘蕡传:若夫追踪三五,绍复祖宗。宜鉴前古之兴亡。明当代之成败。心有未达。以下情蔽而不得上通。行有未孚。以上泽壅而不得下浃。欲人之化,在修已以先之。欲人之和,在遂性以导之。 宋史杨万里传:今之所以旱者,以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故天地之气隔绝而不通,因疏四事以献。
《漢語大詞典》:同泽(同澤)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 郑玄 笺:“泽,褻衣近污垢。”后以“同泽”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 清 孙枝蔚 《北山》诗:“山中还仗义,同泽见斯人……战士从来苦,谁曾达紫宸!”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辈同泽有年,敢不忠告?”
《漢語大詞典》:泽泽(澤澤)
分解离散貌。泽,通“ 释 ”。《诗·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孔颖达 疏:“待其土气烝达,然后耕之。其耕则释释然土皆解散。”
《骈字类编》:泽浃(泽浃)
江淹赐赦交州诏:原刑四裔,泽浃中畿。
《國語辭典》:泽陂(澤陂)  拼音:zé pí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泽陂,刺时也。」或亦指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诗。首章二句为:「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分類:池沼
《國語辭典》:袍泽(袍澤)  拼音:páo zé
袍,外衣;泽,通「襗」,内衣。语本《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后遂用「同袍同泽」形容军人间休戚与共的友情;省为「袍泽」,作为军中同事的称呼。如:「袍泽之谊」、「袍泽故旧」。
分類:战袍衬衣
《漢語大詞典》:阳泽(陽澤)
喻普施恩泽。《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緑柳,墟囿散红桃,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言阳光丽天,则无不鉴。”
《漢語大詞典》:泽霈(澤霈)
恩惠普施。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醮词》:“泽霈幽明,事均今古。”
分類:恩惠普施
《漢語大詞典》:涣泽(涣澤)
谓帝王的恩泽。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或幽阴尚滞,涣泽未霑;或嗣续已无,奠羞多闕。” 宋 司马光 《除皇弟頵制》:“迨盛仪之具举,方涣泽之诞敷;锡加号以记功,进崇阶而敍位。”
分類:帝王恩泽
《国语辞典》:彭泽县(彭泽县)  拼音:péng zé xiàn
县名。位于江西省之北,长江东南岸。县北小孤山与九江县北的澎浪矶互扼长江之险。简称为「彭泽」。
《漢語大詞典》:闿泽(闓澤)
见“ 闓懌 ”。
《國語辭典》:闿怿(闓懌)  拼音:kǎi yì
和乐欣悦。《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首恶郁没,闇昧昭晰,昆虫闿怿,回首面向。」也作「凯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