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基础免疫(基础免疫)  拼音:jī chǔ miǎn yì
疫苗的接种,有些须分几期注射,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混合疫苗即须分三期注射,第一期疫苗注射所形成的免疫称为「基础免疫」。
《国语辞典》:皮内反应法(皮内反应法)  拼音:pí nèi fǎn yìng fǎ
将某种诊断液或药品,少量皮内注射人体或其他动物,以观察其反应来诊断疾病或过敏症的方法。
《国语辞典》:点滴静脉注射(点滴静脉注射)  拼音:diǎn dī jìng mài zhù shè
经由输液管将药水慢慢滴入病患静脉血管内的注射方式。
《国语辞典》: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  拼音:xiǎo ér má bì yì miáo
为预防小儿麻痹感染的疫苗,有口服用的沙宾疫苗和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两种。
《国语辞典》:预防注射(预防注射)  拼音:yù fáng zhù shè
将疫苗注射进入健康的人体中,藉由体内之主动免疫反应产生对于特定或类似病原的抗体,以达到增强对该疾病之抵抗力或预防感染的目的。也称为「预防接种」。
《国语辞典》:黄皮书(黄皮书)  拼音:huáng pí shū
1.法国政府所公布的正式文书。因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2.出入境时所需具备的个人防疫注射證明书。其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国语辞典》:打点滴(打点滴)  拼音:dǎ diǎn dī
将输注液以慢速注入静脉血管的注射方式。如:「他如果再无法进食,恐怕就要送医院打点滴补充营养。」
《国语辞典》:补针(补针)  拼音:bǔ zhēn
对人体具有滋补效果的注射液。如:「他的身体衰弱,需要注射补针增强体力。」
《国语辞典》:拒毒  拼音:jù dú
禁绝吸食或注射安非他命等毒品。如:「这位当红艺人担任宣传拒毒运动的代言人,形象很好。」
《国语辞典》:注射筒  拼音:zhù shè tǒng
用来注射药物或抽出体内液体的玻璃或塑胶管。如:「塑胶注射筒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注射医疗器材。」
《国语辞典》:抗血清  拼音:kàng xiě qīng
含有抗体的血清,是动物经注射抗原或得到感染后,受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国语辞典》:盐水针(盐水针)  拼音:yán shuǐ zhēn
一种含有氯化钠无菌溶液的注射针剂。通常用于改善失水、失钠等病症。
《国语辞典》:血清病  拼音:xiě qīng bìng
因注射免疫血清而发生荨麻疹及中毒的病症。常出现发烧、气喘、关节痛等症状。
《国语辞典》:皮下注射  拼音:pí xià zhù shè
将药剂直接注射在皮下组织的方式。如一般疫苗制剂的给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