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草泥
泥马
泥上
泥新
沾泥絮
紫泥书
泥坂
烂泥
泥湿
泥雨
泥淤
泥印
井泥
洗泥
堕泥
《骈字类编》:草泥
宋 陈造 次韵程安抚蟹二首 其一 横前两锋踞草泥,恃勇宁复防吴儿。
宋 范成大 高淳道中 路入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骎骎。
《國語辭典》:泥马(泥馬)  拼音:ní mǎ
用泥土捏塑成的马,旧时常置于庙寺之侧。参见「泥马渡康王」条。
《漢語大詞典》:泥马渡江(泥馬渡江)
相传 靖康 之变, 康王 ( 高宗 赵构 )质于 金 ,与 金 太子同射。 康王 三矢俱中, 金 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 康王 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 崔府君庙 中,梦神人曰:“ 金 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 康王 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 宋 辛弃疾 南渡录。 高宗 泥马渡 江 , 宋 元 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康王 泥马渡 江 ,弃了 汴京 ,偏安一隅,改元 建炎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 高宗 泥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 宋高宗 初至 杭州 ,即命立 崔府君庙 ,以示灵异,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马渡 江 之説。”
分類:高宗
《骈字类编》:泥上
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分类:泥上
《骈字类编》:泥新
唐 白居易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宋 陆游 初夏新晴 曲径泥新晚照明,小轩才受一床横。
《國語辭典》:沾泥絮(霑泥絮)  拼音:zhān ní xù
柳絮沾上尘泥即不再飞扬。比喻心境空灵寂静,不为外物所动。宋。道潜〈口占绝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也作「沾泥絮」。
《漢語大詞典》:紫泥书(紫泥書)
指皇帝诏书。 南朝 梁 刘孝威 《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 紫泥 ”。
分類:诏书帝王
《國語辭典》:紫泥  拼音:zǐ ní
印泥。古人书函用泥封,并戳印以为凭信,汉天子用紫泥,故紫泥亦指诏书。唐。李白〈玉壶吟〉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漢語大詞典》:泥坂
土坡。 唐 卢纶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泥坂望 青城 ,浮云与栈平。” 唐 徐凝 《送马向入蜀》诗:“雨雪经泥坂,烟花望 锦城 。”
分類:土坡
《國語辭典》:烂泥(爛泥)  拼音:làn ní
稀烂的软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街上一层浮土,是被风刮上去的,底下尽是烂泥。」
《骈字类编》:泥湿(泥湿)
宋书礼志北郊晋成帝世始立本在覆舟山南宋太祖以其地为乐游苑移于山西北后以其地为北湖移于湖塘西北其地卑下泥湿又移于白石村东 南史曹景宗传魏军攻钟离蒋帝神报敕必围许扶助既而无雨水长遂挫敌人亦神之力焉凯旋之后庙中人马脚尽泥湿当时并目睹焉
《骈字类编》:泥雨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泥雨城东路,夏槐作云屯。
《漢語大詞典》:泥淤
淤泥;烂泥浆。宋史·汪纲传:“乃开浚八千餘丈,復创牐江口,使泥淤弗得入,河水不得洩,於涂则尽甃以达城闉。”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进旅店,鞋袜已为泥淤湿透,索火烘之。”
《骈字类编》:泥印
宋 欧阳修 圣俞会饮 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
《骈字类编》:井泥
易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注最在井底上又无应沈滞滓秽故曰井泥不食也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释文井泥乃计反 苏氏易传井泥者无禽之渐也泥而不食则废矣暌又平声晋书郭璞传及帝为晋王又使璞筮遇豫之 璞曰会稽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应在人家井泥中得之繇辞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者也及帝即位太兴初会稽剡县人果于井中得一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有古文奇书十八字云会稽岳命馀字时人莫识之
《國語辭典》:洗泥  拼音:xǐ ní
1.洗去泥土。唐。杜甫〈泛溪〉诗:「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2.设宴款待远来或归来的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个。」《水浒传》第二六回:「小人们都不曾与都头洗泥接风,如今倒来反扰。」也作「接风」、「洗尘」。
分類:洗尘
《高级汉语词典》:堕泥
毁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