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泥没
印泥
芝泥
芹泥
泥絮
封泥
泥潦
花泥
泥污
深泥
泥犁
泥行
银泥
泥乾
沙泥
《分类字锦》:泥没(泥没)
张耒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分类:
《國語辭典》:印泥  拼音:yìn ní
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也称为「印色」。
《漢語大詞典》:芝泥
指古人缄封书札物件用的封泥。上盖印章,如后世之用火漆印。或曰即印泥。 北周 庾信 《汉武帝聚书赞》:“芝泥印上,玉匣封来。”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银针玉薤芝泥封, 秦 疏 汉 密 齐 梁 工。”
《漢語大詞典》:芹泥
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 唐 杜甫 《徐步》诗:“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鬚。” 清 金农 《有忆》诗之一:“涏涏谁怜燕尾长,芹泥冷落已销香。”
分類:燕子筑巢
《漢語大詞典》:泥絮
沾泥的柳絮。比喻沉寂之心。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三:“垂教殷殷意味长,从今泥絮不多狂。春风 廿四桥 边路,悔作烟花梦一场。”参见“ 沾泥絮 ”。
分類:柳絮沉寂
《國語辭典》:沾泥絮(霑泥絮)  拼音:zhān ní xù
柳絮沾上尘泥即不再飞扬。比喻心境空灵寂静,不为外物所动。宋。道潜〈口占绝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也作「沾泥絮」。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国语辞典》:泥潦  拼音:ní lào
泥水聚积的地方。《新五代史。卷五二。杂传。杜重威传》:「重威兵行泥潦中,调发供馈,远近愁苦。」
分类:泥水聚积
《骈字类编》:花泥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四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五首 其三 春闱新雨透花泥,学士联诗拟斗鸡。
《國語辭典》:泥污(泥汙)  拼音:ní wū
1.泥尘污秽物。唐。杜甫 秋雨叹诗三首之三:「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
2.比喻卑贱的地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高凤》:「若伊人者,志陵青云之上,身晦泥污之下,心名且犹不显,况怨累之为哉!」
《漢語大詞典》:深泥
很深的泥泞。周礼·考工记·轮人:“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过于拘泥。《朱子全书》卷六:“经旨要子细看上下文义,名数制度之类,略知之便得,不必大段深泥,以妨学问。”
《國語辭典》:泥犁  拼音:ní lí
佛教用语。地狱。胡语的音译。参见「地狱」条。
《骈字类编》:泥行
宋 梅尧臣 送谢著作归陈州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漢語大詞典》:银泥(銀泥)
(1).一种用银粉调成的颜料,用以涂饰衣物和面部。 唐 王建 《宫词》之八十:“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银泥。” 唐 白居易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诗:“金屑醅浓 吴 米酿,银泥衫稳 越 娃裁。”
(2).借指银泥涂饰的衣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挽菱隔歌袖,緑刺罥银泥。”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之一:“星靨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
《骈字类编》:泥乾
苏轼 用祷雨张龙公韵作雪诗留刘景文 泥乾路稳放君去,莫倚马骑如踣铁。
《骈字类编》:沙泥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沙孟郊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诗江汉 泥洁 永日光景新。
分类:沙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