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官  拼音:fǎ guān
1.依法担任审判工作,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官员。旧时也称为「推事」。《商君书。定分》:「吏遇民不循法,则问法官。」《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
2.旧时称有职位的道士。《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夫人休要吃惊。太尉已去请法官到来作用,便见他是人是鬼。」《红楼梦》第二九回:「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國語辭典》:法宫(法宮)  拼音:fǎ gōng
正殿。《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唐。李商隐〈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国语辞典》:司法官  拼音:sī fǎ guān
负责审理民刑诉讼案件的职官。
《国语辞典》:大法官  拼音:dà fǎ guān
组成司法院大法官会议的成员。但根据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五规定,司法院设大法官十五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之。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分届次,个别计算,并不得连任。司法院大法官除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并组成宪法法庭审理政党违宪之解散事项。
《国语辞典》:大法官会议(大法官会议)  拼音:dà fǎ guān huì yì
隶属司法院,由大法官组成,负责解释《宪法》及统一解释法律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