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罗浮宫(罗浮宫)  拼音:luó fú gōng
法国旧王宫。为louvre的音译,位于巴黎市中心,赛纳河北岸,面积约十九点七平方公里。菲利浦二世(西元1180~1223)时始建,经历代国王增建,至十九世纪完成。西元一六七八年路易十四迁居凡尔赛宫,罗浮宫初次公开开放。一七九一年五月,正式成立罗浮宫博物馆。也译作「卢佛尔宫」、「卢夫宫」、「卢甫耳宫」。
《国语辞典》:拿破崙  拼音:ná pò lún
Napoleon Bonaparte
人名。(西元1769~1821)法国皇帝。西元一七九五年,镇压法国保皇分子的武装暴动成功,并掌握兵权,进而侵义大利,败奥地利,远征埃及。一八○四年正式即位称帝,改革制度,致力建设,编纂法典,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并征服欧洲多国。但于一八一二年远征俄国失败,一八一五年被英国与普鲁士联军澈底打败于滑铁卢,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一八二一年逝世于岛上,享年五十二岁。也称为「拿破崙第一」、「拿破崙一世」。
《国语辞典》:香颂(香颂)  拼音:xiāng sòng
法国的大众歌谣。为法语chanson的音译。其义为「歌」,指十二、十三世纪以后的乐曲。
《国语辞典》:红与黑(红与黑)  拼音:hóng yǔ hēi
书名。法国小说家斯汤达尔的杰作,西元一八三一年出版。红是当年军人制服的颜色,代表革命与权势。黑是僧袍的颜色,代表宗教与神圣。书名象徵二者的对立。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刻划人物个性,分析心理,故事富于传奇性。
《國語辭典》:安道尔(安道爾)  拼音:ān dào ěr
Andorra
国名。位于欧洲西南部。参见「安道尔侯国」条。
《國語辭典》:国际歌(國際歌)  拼音:guó jì gē
歌名,原曲名为法语L'Internationale。社会党或共产党的著名歌曲,称赞共产主义理想和巴黎公社成员的革命气概。曾为苏联的国歌,现仍为某些社会党或共产党的非正式的党歌。由法国人鲍狄埃(Eugène Pottier)在西元1871年作词,狄盖特(Pierre De Geyter)于1888年谱曲。被译成多国语言广为传唱。
《國語辭典》:法郎  拼音:fǎ láng
1.法国的货币名称。由英语Franc翻译得名。一法郎分为一百生丁。也译作「佛郎」。旧音ㄈㄚˋ ㄌㄤˊ fà láng。
2.珐琅。《金瓶梅》第二一回:「满斟窝儿酒,倾在银法郎桃儿钟内;那李铭跪在地下,满饮三杯。」
《国语辞典》:洛林  拼音:luò lín
Lorraine
省名。位于法国东北部与德国交界处。面积二万三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三十万。盛产铁砂及煤,化学、机械、纺织工业也很发达。
《漢語大詞典》: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
《國語辭典》:英法联军(英法聯軍)  拼音:yīng fǎ lián jūn
清咸丰六年至十年(西元1856~1860),英法联军进侵广州,虏总督叶名琛,复入天津,犯北京,焚圆明园,清帝避于热河,由俄使调停,订北京条约,辟商埠,割九龙南端与英,并偿英法军费,联军始退。
《国语辞典》: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  拼音:yīng jí lì hǎi xiá
English Channel
海峡名。介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法国称为「拉芒什海峡」。宽一百八十公里,向东收缩呈锥状,通过多佛尔海峡连接北海,最窄处仅三十三点八公里,平均深度四十五至一百二十公尺,最深处一百七十二公尺。是国际航运要道,主要港口有朴资茅斯、南安普敦等。
《漢語大詞典》: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法国在大洋洲的属地。在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1.39万(1991年)。首府马塔乌图。产椰子、香蕉等。
《漢語大詞典》:瓦龙人
比利时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法国、美国等国。约410万人(1985年)。讲法语,少数说瓦龙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采矿、冶金、机器制造、化学等工业。
《漢語大詞典》:羊脂球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作于188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占领卢昂城后,有九个“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结伴向勒阿弗尔港转移。马车途经多特镇时,一普军军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全部旅客都将被扣。羊脂球坚决拒绝,但因奈何不得同车人的软硬兼施,只好就范。事后,同车人却对羊脂球倍加轻蔑。
《國語辭典》:野兽派(野獸派)  拼音:yě shòu pài
一种美术派别。二十世纪初在巴黎形成,以强烈单纯的色彩及誇张的线条来构成画面,把内在的情感极端放任的宣泄出来,企图表达对自然的主观感受。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卢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