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看病  拼音:kàn bìng
1.医生替人诊病。如:「李大夫看病去了,你晚一点再连络。」
2.找医生诊病。如:「今天下午我要去看病,改天再去拜访你。」
《國語辭典》:矿石(礦石)  拼音:kuàng shí
1.含有金属或其他重要成分矿物而具经济价值的岩石。
2.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石。《管子。法法》:「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
3.特指在无线电收音机上,具有检波功能的黄铁矿或方铅矿。
《國語辭典》:砭灸  拼音:biān jiǔ
砭,用石针刺;灸,用艾草点火薰烧。「砭灸」为古代治病的方法。《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仓公》:「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漢語大詞典》:祝由
古代以祝祷符咒治病的方术,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素问·移经变气论》:“毒药不能治其内,鍼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王冰 注:“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説病由,不劳鍼石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文敏公 误信祝由,割指上疣赘,创发病卒, 李 疗之,竟无验。”参见“ 祝由科 ”。
《國語辭典》:祝由科  拼音:zhù yóu kē
古时十三种医学科别之一。为专用符咒治病的一种迷信方法,盛行于湖南辰州。清。袁枚《新齐谐续集。卷上。治妖易治人难》:「汉阳令刘某,性方鲠,治祝由科邪教过严,有奸民上控抚军,抚军戒饬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祝由科代人治病,不用吃药,只画两道符就好了。」也称为「辰州符」。
《國語辭典》:箴石  拼音:zhēn shí
一种古时治病用的石针。《汉书。卷三○。艺文志》:「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唐。颜师古。注:「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山海经。东山经》:「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针治痈肿者。」
分類:治病石头
《國語辭典》:禁咒  拼音:jìn zhòu
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旧五代史。卷二九。唐书。庄宗本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
《漢語大詞典》:艾灸
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薰炙穴位以治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附方﹞:“诸虫蛇伤,艾灸数壮甚良。” 清 吴伟业 《贺新郎·病中有感》词:“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絶。”
《漢語大詞典》:砭药(砭藥)
治病的针和药。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迫以奄兹,难为砭药。”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风气弥留,砭药无补。” 宋 苏轼 《送岑著作》诗:“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分類:治病和药
《漢語大詞典》:砭治
针砭治病。新唐书·李道宗传:“﹝ 道宗 ﹞在阵伤足,帝亲加砭治,赐御膳。”
分類:针砭治病
《国语辞典》:灸法  拼音:jiǔ fǎ
一种中医的治病方法。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卷,利用灼热的方式,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漢語大詞典》:苏井(蘇井)
神话传说中 苏仙公 院子里的井。用这口井的水加橘叶可以治病。 晋 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母曰:‘汝去(指 苏仙公 成仙)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殊 苏 井诸家树,亦非 李氏 千头奴。”
《漢語大詞典》:痛砭
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宋 陆游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作戏题长句》:“耆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漢語大詞典》:言脉(言脈)
(1).谓诊脉以治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 扁鹊 也。”
(2).犹言路。指向朝廷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襄阳始末》:“夫当人言汹汹,所幸众言纷纷,古今所恃以立国於天地间者,独有此一脉。言脉犹活,国脉其有瘳乎!”
《国语辞典》:姜汤(姜汤)  拼音:jiāng tāng
把姜捣碎加水熬成的汤,可去寒治病。
分类:捣碎治病
《漢語大詞典》:针科(針科)
亦作“鍼科”。 宋 时医学教育的一个分科,专教学生以针灸为人治病。宋史·选举志三:“医学,初隶太常寺, 神宗 时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鍼科、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