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辜限
古刑律规定,凡殴人致伤,官府立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其限期称“辜限”。 宋 司马光 《乞不贷故斗杀札子》:“凡人因忿相争,迭相殴击,其意岂皆在于杀,但一人于辜限内死,则彼一人须当偿命。” 宋 楼钥 《缴泉州吴净党罪案》:“以枕背打 许应遂 额中心一下……伤重,于辜限内身死。”《元典章·刑部四·斗杀》:“ 平阳路 娼女 白要奴 ,因与 小郑 相争,捽扯官宿,於本人右手中指上咬伤,辜限外身死。”参见“ 保辜 ”。
《漢語大詞典》:保辜
古代刑律规定,凡打人致伤,官府视情节立下期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期限内因伤致死,以死罪论;不死,以伤人论。叫做保辜。急就篇卷四:“疻痏保辜謕呼号。” 颜师古 注:“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你道我家狗咬着你,众街坊试看咱。若是我家狗咬他,我便写与你保辜文书;若不曾咬着,你便陪我缸来。”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被殴伤风方:“ 纪文达 师又曰:‘凡被殴后以伤风致死者,在保辜限内,於律不能不拟抵。’”参阅唐律疏义·斗讼·保辜
《国语辞典》:补肾(补肾)  拼音:bǔ shèn
滋养肾脏,以治疗肾虚的症状。
《國語辭典》:安乐死(安樂死)  拼音:ān lè sǐ
医师或具有同业技术的人,对于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或受重伤垂危的人,为解脱其痛苦,而实施的一种人工死亡。
《國語辭典》:暗疾  拼音:àn jí
身体上不易察觉或不可告人的疾病。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周先生富贵中人,何以身带暗疾?我为君除之,作润笔资。」也称为「隐疾」。
《漢語大詞典》:调疾(調疾)
治疗疾病。 明 海瑞 《乞终养疏》:“是以四十三年十月内臣当朝覲,陞户部主事,臣母涕泣别臣回乡调疾。”
《漢語大詞典》:疗视(療視)
诊察治疗。东观汉记·冯勤传:“因病喘逆,上使太医疗视,赏赐钱帛。”新唐书·王方翼传:“居母丧,哀瘠甚,帝遣侍医疗视。”
分類:诊察治疗
《國語辭典》:疗法(療法)  拼音:liáo fǎ
医治疾病的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催眠疗法」。
《漢語大詞典》:临症(臨症)
指诊断和治疗疾病。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熟读 王叔和 ,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説,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什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医生临症,常常有个观望期间,不到病势相当沉重,病象充分发作时,正式与有效的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
《漢語大詞典》:下疗(下療)
进行治疗。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遂下疗,应时愈。”
分類:行治治疗
《漢語大詞典》:卧位
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式。医疗工作中为诊断和治疗上的需要,可使病人采用某种指定的卧位。
《國語辭典》:泻药(瀉藥)  拼音:xiè yào
使用后引起下泻的药。用于清除肠道宿便,主治便秘。
《國語辭典》:食疗(食療)  拼音:shí liáo
将中药与食物烹调成美味佳肴,吃后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保健、益寿的功效。如:「食疗只是帮助人改善体质,最重要的还是靠平日的保养工夫。」
《国语辞典》:疗方(疗方)  拼音:liáo fāng
治疗疾病的药方。如:「这帖疗方要经医师指示才可服用。」
《国语辞典》:水疗(水疗)  拼音:shuǐ liáo
指将水作用于人体表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肢体受伤后的复健有效,且对于脑性麻痹、腰痛、背痛等造成的疼痛都可以减轻。
《国语辞典》:补阴(补阴)  拼音:bǔ yīn
中医称治疗阴虚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