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喧腾(喧騰)  拼音:xuān téng
1.吵闹沸腾。《红楼梦》第二五回:「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什么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
2.比喻声名广播。《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露才扬己,喧腾于当代。」
《漢語大詞典》:喧沸
喧闹沸腾。 宋 欧阳修 《论狄青札子》:“闻外议喧沸,而事繫安危,臣言狂计愚,不敢自默。”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有时空中作喧沸声,其体豁裂而隐。”
分類:喧闹沸腾
《漢語大詞典》:涌沸
亦作“涌沸”。
(1).翻腾。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鏗訇隐潾,涌沸凌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山上丰水泉,所谓清泉涌沸,润气上流者也。”旧唐书·儒学传上·罗道琮:“言讫,路侧水中,忽然涌沸。”
(2).喷涌出沸腾的水。晋书·姚兴载记下:“ 华山郡 地涌沸,广袤百餘步,烧生物皆熟,歷五月乃止。”
《國語辭典》:蒸气(蒸氣)  拼音:zhēng qì
液体遇热蒸发或沸腾所产生的气体。
《漢語大詞典》:血浪
(1).混和着血的浪涛。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清 陆宗泰 《杂感》诗:“火箭横飞血浪红,登臺犄角势摩空。”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只好任那 松花江 里帝国主义的血浪,殖民政策的汗波,激扬震荡,挟着红胡子似的腥秽的风暴,丘八爷似的严酷的冰雪,飞吼怒号罢了。”
(2).指沸腾的热血。 郭沫若 《女神·浴海》:“趁着我们的血浪还在潮,趁着我们的心火还在烧,快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
《國語辭典》:热浪(熱浪)  拼音:rè làng
辐射热如波浪般涌来。比喻天气的炎热。如:「美国热浪未退。」
《國語辭典》:凝乳  拼音:níng rǔ
畜牧业中用全乳或脱脂乳,加入酸或凝乳酵素所凝结成的固状物。也称为「凝乳块」。
《國語辭典》:麋沸  拼音:mí fèi
纷乱沸腾。《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凿齿之徒与摩牙而争之,豪俊麋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恐百姓惊动,必有麋沸之乱。」
分類:沸腾纷乱
《漢語大詞典》:嚣腾(囂騰)
喧嚷,沸腾。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矢口嚣腾,殊乏风人之致。”
分類:喧嚷沸腾
《漢語大詞典》:瀵沸
沸腾貌。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涉夏如鑠,逮秋愈炽。土山焦熬,止水瀵沸。”
分類:沸腾
《漢語大詞典》:奔沸
奔涌沸腾。形容水势汹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桥下流皆浑浊,但 北盘 有奔沸之形,淜湃之势,似浅。”
《国语辞典》:煮沸  拼音:zhǔ fèi
将东西加热至沸腾。如:「生水要先煮沸后才能安心饮用。」
《漢語大詞典》:百滚
长时间沸腾。形容水烫。《天雨花》第二一回:“却将百滚热汤,自口中灌下。”
分類:时间沸腾
《漢語大詞典》:焦沸
枯焦沸腾。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夫毒,阳气也,故其中人,若火灼人。或为蝮所中,割肉置地焦沸,火气之验也。”
分類:枯焦沸腾
《漢語大詞典》:崒腾(崒騰)
谓高山崩塌,江河沸腾。形容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圣朝追古重学崇儒,无言不酬,有諫斯纳,虽大崒腾如 崇观 间,贼 京 ( 蔡京 )钳天下,屏气不得吐,而 邓肃 进诗讽諫花石, 京 欲罪之,上嘉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