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73,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河源
河图
熙河
河内
河中
河汾
玉河
河岳
九河
潞河
悬河
河畔
三河
河决
河堤
《國語辭典》:河源  拼音:hé yuán
1.特指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东麓。《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十六。南朝宋。鲍照。东武吟行》:「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2.河水的源头。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國語辭典》:河图洛书(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黄河,而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后世将河图洛书都视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简称为「图书」。
《骈字类编》:熙河
宋史神宗纪熙宁五年升镇洮军为熙州镇洮军节度置熙河路
又王安石传王韶开熙河奏功帝以安石主议解所服玉带赐之
《國語辭典》:河内(河內)  拼音:hé nèi
1.古称黄河以北的地区。
2.(Hanoi)城市名。越南的旧首都,位居红河三角洲的顶点,以位居河口的海防为外港,交通便利。
《骈字类编》:河中
诗汎彼柏舟在彼中河传兴也中河河中笺舟在河中犹妇人之在夫家 史记白起传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淮南子荆佽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废又唐书李德裕传料择伏瘴旧獠与州兵之任战者 遣狞耄什三四士无敢怨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皆犀锐 宋史礼志还至河中亲谒奠河渎庙及西海望祭坛祠元史世祖纪修河中禹庙赐名建极宫
又立后土 于平阳之临汾伏羲女娲舜汤河渎等庙于河中解州洪同赵城夷地理通释雷首山在河中府河东县夲蒲坂舜都也 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江章孝标鲤鱼诗见 湖下
分类:河中
《國語辭典》:河汾  拼音:hé fén
黄河与汾水的合称。亦指两河之间的区域,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彼河汾,奄齐七政。」
《漢語大詞典》:玉河
(1).天河。 元 丁复 《送廉公子北归》诗:“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查。”《群音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陈维嵩 《贺新郎》词:“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瓏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诗:“青楼綺阁不卷帘,玉河冻合层冰坚。”
《國語辭典》:河岳(河嶽)  拼音:hé yuè
黄河及五岳,泛指山川。宋。文天祥〈正气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分類:黄河五岳
《漢語大詞典》:九河
(1). 禹 时 黄河 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 黄河 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书·禹贡》:“九河既道。” 陆德明 释文引尔雅·释水:“九河: 徒骇 一, 太史 二, 马颊 三, 覆釜 四, 胡苏 五, 简 六, 洁 七, 鉤盘 八, 鬲津 九。”
(2).泛指 黄河 。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落笔尘沙百马奔,剧谈风霆九河飜。” 明 何景明 《送李公从地官》诗:“乡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
(3).银河。文选·〈楚辞·九歌·少司命〉:“与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扬波。” 吕延济 注:“九河,天河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侧身欲进叱於閽,帝赐九河湔涕痕。”
《骈字类编》:潞河
元史河渠志至元三十年漕司言通州运粮河全仰白榆浑三河之水合流名曰潞河舟楫之行有年矣今岁新开闸河分引浑榆二河上源之水故自李二寺至通州三十馀里河道浅涩今春夏天旱有止深二尺处粮船不通改用小料船拨载淹延岁月致亏粮数 张璧君巽峰祀衡山诗见江汇下
《國語辭典》:悬河(懸河)  拼音:xuán hé
1.倾泻不止的河水。《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譬犹崩泰山而压蚁壤,决悬河而注熛烬,岂有不殄灭者哉!」
2.比喻善用辞令,说话滔滔不绝。唐。刘长卿 西陵寄一上人诗:「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唐。罗隐 诗:「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也作「悬河泻水」。
《国语辞典》:河畔  拼音:hé pàn
河的岸边。《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分类:河畔岸边
《國語辭典》:三河  拼音:sān hé
旧时河南、河东、河内的合称。《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唐。王维〈老将行〉:「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骈字类编》:河决(河决)
史记河渠书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左魏书南安王英传将取三关英策之曰三关相须如 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待攻而定攻难不如攻易东关易攻宜须先取即黄石公所谓战如风发攻如河决 水经注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河溉曰今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艾袁豹伐蜀檄如其迷复奸邪守愚不改火燎孟诸芝 同烂河决金堤渊丘同体 苏辙黄楼赋序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
《國語辭典》:河堤(河隄)  拼音:hé tí
用以防止水患而沿河修筑的人工高岸。《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三十六日,河堤成。」《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也出来步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也作「河堤」。
《國語辭典》:河堤  拼音:hé tí
用以防止水患而沿河修筑的人工高岸。唐。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也作「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