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寒川
寒天的河流。 南朝 宋 谢灵运 《李感赋》:“荑葇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皇甫曾 《晚至华阴》诗:“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 唐 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磴迴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分類:寒天河流
《漢語大詞典》:流冰
(1).冰块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动。 元 张翥 《送涂茂才北游》诗:“ 黄河 十月已流冰,暂解行装驻 广陵 。”
(2).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动的冰块。形成于河面全部封冻以前或河流解冻之初。如:春季的洪水和冬季的流冰威胁着造桥的人。
《漢語大詞典》:内水
即 涪江 。 四川省 主要河流之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庾仲雍 所谓 江州县 对二水口,右则 涪 内水,左则 蜀 外水,即是水也。”宋书·朱龄石传:“今以大众自 外水 取 成都 ,疑兵出 内水 ,此制敌之奇也。”
《漢語大詞典》:河门(河門)
控制河流水势的闸门。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於 河 之西岸,开 鬫村 等三河门,亦以洩涨水。”宋史·河渠志三:“相度大小河门,乘此水势衰弱,并先修闭,各立蛾眉埽镇压。”
《國語辭典》:改道  拼音:gǎi dào
1.改变前进的路线。如:「前方修路,车辆改道。」
2.更改制度或措施。汉。刘向《说苑。卷七。致理》:「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國語辭典》:分水岭(分水嶺)  拼音:fēn shuǐ lǐng
河流流域边缘较高之地相连,而可与相邻流域分隔的边界。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此分界多沿著山岭,故称为「分水岭」。
《漢語大詞典》:经渎(經瀆)
主干河流。汉书·沟洫志:“ 河 ,中国之经瀆。”宋史·河渠志一:“每閲前书,详究经瀆。至若 夏后 所载,但言导 河 至海,随山濬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
《國語辭典》:河套  拼音:hé tào
1.河道弯曲,形如口袋的地方。
2.地名。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的地区。因此段黄河自西而北至东,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大弯曲,故称为「河套」。套内川渠交错,宜耕宜牧。
《國語辭典》:河川  拼音:hé chuān
大小河流的通称。
《漢語大詞典》:名川
大的河流。左传·襄公十一年:“司慎司盟,名山名川。” 孔颖达 疏:“名川,谓四瀆也。”吕氏春秋·有始:“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汉书·郊祀志上:“自 华 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晋书·周馥传》:“ 淮 扬 之地,北阻 涂山 ,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
分類:河流
《國語辭典》:开源(開源)  拼音:kāi yuán
开发财源,增加收入。如:「开源节流」。
分類:河流源头
《漢語大詞典》:百流
众多河流。 汉 焦赣 《易林·蒙之乾》:“海为水王,聪圣且明,百流归德,无有叛逆,常饶优足。” 南朝 梁 江淹 《采菱曲》:“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
分類:众多河流
《国语辞典》:湾洄(湾洄)  拼音:wān huí
河流湾折的地方。宋。黄庭坚〈出迎使客质明放船自瓦窑归〉诗:「楼阁人家捲帘幕,菰蒲鸥鸟乐湾回。」
《国语辞典》:河面  拼音:hé miàn
河流的水面。如:「民众自动自发,将河面上飘浮的垃圾打捞乾净。」《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此处河面虽宽,早激得波涛汹涌,幸亏本船走得甚快,尚不觉得颠播。」《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到此却正是(河)的湾子,过此便向正东去了,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二里。」
《漢語大詞典》:河淤
(1).河流泥沙冲积成的土地。 宋 苏轼 《河复》诗:“ 楚 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2).河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定额包工和评工记分》:“例如捞河淤、推粪下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