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古定剑(古定劍)
古时名剑。 河北省 古定镇 所出,故称。《水浒传》第六十回:“原来 公孙胜 在高埠处看了,已先拔出那松纹古定剑来。”
《漢語大詞典》:红花菜(紅花菜)
河北 、 山东 一带采取未开的山丹花制的干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山丹:“ 燕 齐 人采其花跗未开者,乾而货之,名红花菜。”
《漢語大詞典》:红袄军(紅襖軍)
金 末 山东 、 河北 地区农民起义军。因战士身穿红袄,故称。起义军领袖有 杨安儿 、 李全 等。
《漢語大詞典》:韩世昌
(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丰富昆曲演技,以身段优美、神情逼真著称。擅演《闹学》《思凡》《痴梦》等。曾任北方昆剧院院长。
《國語辭典》:河北梆子  拼音:hé běi bāng zi
一种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戏曲。是由清乾隆末年山西蒲州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曾受高腔、京剧的影响,音调高亢,表演细腻。
《漢語大詞典》:不令支
即 令支 。古国名。其地约在今 河北省 滦县 、 迁安县 间。逸周书·王会:“ 孤竹 距虚 , 不令支 玄模 。” 孔晁 注:“ 不令支 皆东北夷。” 卢文弨 云:“《汉志》, 辽西郡 有 令支县 ,即其地也。疑‘不’字及注中‘皆’字并衍。”
《漢語大詞典》:避暑山庄(避暑山莊)
即 热河 行宫。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区东北。始建于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周围环绕长达八公里的石砌宫墙。背山面湖,集 江 南园林之大成,有亭台楼阁,湖中洲、岛罗列,向有七十二景之胜。为著名古园林之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莲以夏开,惟 避暑山庄 之莲,至秋乃开。”清史稿·文宗纪:“丁丑,上驻蹕 避暑山庄 。”
《漢語大詞典》:安济桥(安濟橋)
即 赵州桥 。在今 河北省 赵县 。 宋 周煇 《北辕录》:“未至城( 赵州 )五里渡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緻,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实 隋 人 李春 所造, 元祐 间赐名 安济 ,有 张果老 驴迹。”
分類:河北
《國語辭典》:北戴河  拼音:běi dài hé
地名。在河北省临榆县西南七十里,地滨渤海,当榆河入海处。沿岸风景美丽,为一避暑胜地。
《漢語大詞典》:保定市
在河北省中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河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66.8万(1995年)。为河北省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中心之一。有大慈阁、莲花池等名胜古迹。
《漢語大詞典》:承德市
在河北省东北部、滦河支流武烈河(热河)沿岸,京承、锦承两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清代称热河、承德,民国时曾为热河省省会。1945年设市,人口39.6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沽
河北省 境 白河 支流,相传有七十二沽,其在 天津 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 天津 。 清 黄遵宪 《水滨》诗:“七十二沽秋色满,不堪吹鬢半胡尘。” 钱仲联 注引畿辅通志:“ 天津 有七十二沽之名,在县境者实祇二十一沽,皆从 西潞河 名也。 西潞河 一名 西沽河 。在 宝坻 者二十九沽,在 宁河 者二十二沽,此二县五十一沽,从 东潞河 名。 东潞河 一名 东沽河 。”
《漢語大詞典》:清西陵
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清东陵
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清代帝王陵墓。因与西陵相对,故称东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还有皇太极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东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嫔、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始建于1661年。裕陵地宫已对外开放,慈禧陵墓于1928年曾被盗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狼牙山
在 河北省 易县 西部,北临 易水 。山峰挺拔,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1941年抗 日 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 日本 侵略军在此英勇战斗,最后宁死不屈,砸坏枪支,跳下悬崖。这一壮举,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勇气概。解放后建有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