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峡束沧江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 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所向皆穷辙。 馀生日系船】。 乱离心不展【乱离心不转】,衰谢日萧然。 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 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 峡束沧江起【峡束苍江起】,岩排石树【案:石楠也。 】圆【岩排古树圆】。 拂云霾楚气,朝海蹴吴天【朝海衬吴天】【潮海蹴吴天】【潮海衬吴天】。 煮井为盐速,烧畬【案:楚俗烧榛种田曰畬。 】度地偏。 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 鸂鶒双双舞,猕猿垒垒悬。 碧萝长似带,锦石小如钱。 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怜。 猎人吹戍火,野店引山泉。 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两京犹薄产,四海绝随肩。 幕府初交辟,郎官幸备员。 瓜时犹旅寓【瓜时仍旅寓】【瓜时拘旅寓】,萍泛苦夤缘【萍泛若夤缘】。 药饵虚狼藉,秋风洒静便。 开襟驱瘴疠【开襟袪瘴疠】,明目扫云烟【明目拂云烟】。 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 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 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案:原注。 都督柏中丞筵闻梨园弟子李仙奴歌。 】。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 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案:原注。 西京龙厩门。 苑马门也。 渭水流苑马门内。 】。 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 乘威灭蜂虿【秉威灭蜂虿】,戮力效鹰鹯【戮力教鹰鹯】。 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 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 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 胡星一彗孛【胡星一彗闇】,黔首遂拘挛【首恶遂拘挛】。 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 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案:谓代宗践位。 】。 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 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 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 音徽一柱数,道里下牢千【案:原注。 郑在江陵。 李在夷陵。 】。 郑李光时论,文章并我先。 阴何尚清省,沈宋欻联翩。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湿弦。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虽云隔礼数,不敢坠周旋。 高视收人表,虚心味道玄。 马来皆汗血,鹤唳必青田。 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 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案:江总有山水衲袍赋。 】。 东郡【案:夷陵。 在夔州东。 】时题壁,南湖【案:江陵有湖亭。 】日扣舷。 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 每欲孤飞去,徒为百虑牵。 生涯已寥落,国步乃迍邅【国步尚迍邅】。 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案:原注。 平生多病。 卜筑遣怀。 】。 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露菊班丰镐,秋蔬影涧瀍【秋菰影涧瀍】。 共谁论昔事,几处有新阡。 富贵空回首,喧争懒著鞭。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 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卜羡君平杖【案:严君平挂百钱杖头事。 与阮孚同。 岑参卜肆诗亦云。 至今杖头钱。 时时地下有。 】,偷存子敬毡。 囊虚把钗钏,米尽坼花钿。 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巅【案:原注。 峡人目市井处曰市暨。 】。 羁绊心常折,栖迟病即痊。 紫收岷岭芋【紫收岷下芋】【紫秧岷岭芋】【紫秧岷下芋】,白种陆池莲【白种陆家莲】。 色好梨胜颊,穰多栗过拳。 敕厨唯一味,求饱或三鳣。 儿去看鱼苟【俗异邻蛟室】,人来坐马鞯【朋来坐马鞯】。 缚柴门窄窄,通竹溜涓涓。 堑抵公畦棱【案:原注。 京师农人指田远近。 多云几棱。 棱音去声。 】,村依野庙壖。 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借问频朝谒,何如稳醉眠【何如稳昼眠】。 谁云行不逮【谁云行不达】,自觉坐能坚。 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紫鸾无近远,黄雀任翩翾。 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声华夹宸极,早晚到星躔。 恳谏留匡鼎,诸儒引服虔。 不逢输鲠直【不过输鲠直】,会是正陶甄。 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 由来具飞楫,暂拟控鸣弦。 身许双峰寺【案:蕲州双峰山有东山寺。 曹溪宝林寺后亦有双峰。 】,门求七祖禅【案:禅门南能、北秀。 分列二宗。 弟子各立其师为六祖。 北宗遂立秀之弟子普寂为七祖。 能后无闻焉。 甫归心南宗。 故曰身许双峰。 欲求七祖也。 】。 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 安石名高晋【案:原注。 郑高简得谢太傅之风。 】,昭王客赴燕【案:原注。 李宗亲有燕昭之美。 燕。 周之裔。 】。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张骞。 披拂云宁在【披晤云宁在】【披豁云宁在】,淹留景不延。 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 淡交随聚散,泽国绕回旋。 本自依迦叶【案:天竺二十五祖之首。 】,何曾藉偓佺【案:偓佺食松实。 体生毛数寸。 能飞行逐马。 】。 炉峰生转盻,橘井【案:在马岭山。 】尚高褰。 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案:马援曰。 我在浪泊西里。 仰视飞鸢。 〔跕跕〕(站站)堕水中。 】。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顾凯丹青列,头陀琬琰镌【案:王〔〕(草)头陀寺碑。 为世所重。 】。 众香深黯黯,几地【案:佛家有十地。 】肃芊芊。 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金蓖空刮眼,镜象未离铨【平等未离铨】。
《國語辭典》:沧海(滄海)  拼音:cāng hǎi
1.大海。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比喻人事变迁。唐。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3.地名。汉时置郡。在今辽宁省鸭绿、佟佳两江流域及新宾县附近一带。
《國語辭典》:东海(東海)  拼音:dōng hǎi
海洋名。指长江口以南、台湾海峡以北,琉球群岛以西的海域。
《國語辭典》:沧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2.汉水。《书经。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國語辭典》:沧洲(滄洲)  拼音:cāng zhōu
水滨。借指隐者所居住的地方。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唐。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國語辭典》:沧溟(滄溟)  拼音:cāng míng
大海。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沧溟之深,不能比其大。」
《國語辭典》:沧桑(滄桑)  拼音:cāng sāng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参见「沧海桑田」条。清。王鹏运满江红。风帽尘衫〉词:「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悲吒。」
分類:朝代更迭
《國語辭典》:沧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变为陆地,陆地沦为大海。语本《太平广记。卷六○。麻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出:「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
《國語辭典》:沧江(滄江)  拼音:cāng jiāng
暗绿的江水。唐。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诗:「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漢語大詞典》:沧波(滄波)
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分類:碧波
《骈字类编》:沧州(沧州)
隋书地理志渤海郡大业二年为沧州德唐书地理志沧州景城郡本渤海郡治清池武 元年徙治饶安六年徙治胡苏贞观元年复治清池迁又李翱传柏耆使沧州翱盛言其才耆得罪由是左 少府少监大又薛大鼎传迁洛州刺史累徙沧州无棣渠久廞塞 鼎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升元史地理志河间路沧州唐改景城郡仍为沧州金临海军复为沧州
《漢語大詞典》:沧瀛(滄瀛)
(1).沧海,大海。 南朝 陈 沈炯 《归魂赋》:“百万之虏,俄成鱼鳖。千仞之阜,倏似沧瀛。” 明 黄洪宪 《山海关》诗:“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 上京 。” 清 龚自珍 《投李观察宗传》诗:“汪汪无尽意,对面即沧瀛。” 周实 《哭洗酲》诗:“其时狂奴负狂名,少年眼底隘沧瀛。”
(2).指东方海隅之地。 唐 李白 《东海有勇妇》诗:“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漢語大詞典》:沧茫(滄茫)
苍茫,旷远。 晋 王嘉 拾遗记·少昊:“ 少昊 以金德王。母曰 皇娥 ,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歷穷桑沧茫之浦。” 唐 皇甫冉 《送陆鸿渐赴越》:“迢递风日间,沧茫洲渚晚。”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因此上,任飘蓬付与沧茫。”
分類:苍茫旷远
《漢語大詞典》:沧流(滄流)
青色的水流。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山祇蹕嶠路,水若警沧流。” 唐 岑参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分類:青色水流
《漢語大詞典》:沧池(滄池)
(1). 汉 未央宫 内池名。三辅黄图·沧池:“ 未央宫 有 沧池 ,言池水苍色,故曰 沧池 。池中有 渐臺 , 王莽 死於此。” 汉 张衡 《西京赋》:“ 沧池 漭沆, 渐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颜延之 《碧芙蓉颂》:“擢丽沧池,飞映云屋。”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漢語大詞典》:沧海客(滄海客)
指航海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分類:航海
《韵府拾遗 阳韵》:澜沧(澜沧)
一统志澜沧江经金齿司城东北八十五里罗岷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