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94,分6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出没
埋没
灭没
存没
没齿
芜没
汩没
草没
没世
不没
湮没
没人
乾没
汨没
沦没
《國語辭典》:出没(出沒)  拼音:chū mò
忽现忽隐、活动往来。《水浒传》第一六回:「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良乡郑州一带,盗贼出没,白日劫人。」
《國語辭典》:埋没(埋沒)  拼音:mái mò
1.埋藏,埋在地下。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宋。王安石 破冢诗二首之一:「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2.比喻才能无法施展,隐而不彰。《三国演义》第五回:「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况是同郡儒门,岂可埋没于此?」
《國語辭典》:灭没(滅沒)  拼音:miè mò
消失。《文选。马融。长笛赋》:「奄忽灭没,晔然复扬。」
《國語辭典》:存没(存沒)  拼音:cún mò
生与死、存与亡。《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存没同归,毁誉一贯。」
《國語辭典》:没齿(沒齒)  拼音:mò chǐ
终身、永远。《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守节没齿,忠莫至焉。」
《漢語大詞典》:芜没(蕪没)
谓掩没于荒草间;湮灭。 南朝 梁 沈约 《愍衰草赋》:“园庭渐芜没,霜露日霑衣。” 宋 王安石 《自金陵至丹阳道中有感》诗:“苑方 秦 地皆芜没,山借 扬州 更寂寥。” 明 杨慎 《观金润甫画壁歌》:“翻嗟古来才士芜没亦何限,感慨为尔击节生遥悲。” 清 戴名世 《〈四家诗义合刻〉序》:“士风之苟且至於如此,而‘五经’之不芜没也几希。”
分類:荒草湮灭
《国语辞典》:汩没(汩没)  拼音:gǔ mò
1.沉沦。唐。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诗:「三岛路遥身汩没,九天风急羽差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倘若恐怕浊界汩没,一时记不起,到得五十年后,我来指你个境头。」
2.浮沉。宋。苏洵〈木假山记〉:「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3.埋没。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4.形容水波的声音。
5.淹没。
《骈字类编》:草没
宋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其一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宋 方岳 逢梅 其二 人言草没孤山冢,从此梅花不要诗。
《國語辭典》:没世(沒世)  拼音:mò shì
1.死亡。《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没世遗爱,古之益友。」
2.终身、永远。如:「没世不忘先生的栽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
《漢語大詞典》:不没
(1).不能终天年。指非自然死亡。礼记·檀弓下:“﹝ 阳处父 ﹞行并植於 晋国 ,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郑玄 注:“没,终也。” 孔颖达 疏:“言不得以理终没其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王 其不没乎?” 杜预 注:“不以寿终。”
(2).不沉没。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 李善 注引史记:“ 晋 智伯 攻 晋阳 ,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没者二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3).不埋没。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无穷也。”
《國語辭典》:湮没(湮沒)  拼音:yīn mò
1.埋没。唐。殷尧藩 端午日诗:「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儒林外史》第二○回:「这两本是我生平所做的诗。虽没有甚么好,却是一生相与的人都在上面。我舍不得湮没了,也交与老师父。」
2.死亡。《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首恶湮没,闇昧昭晢。」
《國語辭典》:没人(沒人)  拼音:méi rén
没有人。《红楼梦》第六二回:「香菱之为人,没人不怜爱的。」《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國語辭典》:没人(沒人)  拼音:mò rén
能潜水的人。宋。苏轼 日喻:「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分類:潜水
《國語辭典》:乾没(乾沒)  拼音:gān mò
1.侥倖获得利益。《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
2.暗中吞没他人的财物。《旧五代史。卷一○八。汉书。列传。李崧》:「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乾没其赀,屿笞责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便呈上两张银票,却乾没了一张。」
《漢語大詞典》:汨没
(1).淹没。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浸淫沙市儿童乱,汨没汀洲鴈鶩哀。”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又况海水之所汨没,渺尔无垠。” 庐隐 《海滨故人》:“纵新文化之狂浪,汨没吾顶,亦难洗前此之遗毒。”
(2).埋没;湮灭。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清 昭梿 啸亭续录·黄雅林:“诗画仿 郑板桥 ,有意矫俗,反使性灵汨没。” 茅盾 《子夜》六:“更因为了金钱,农民离开了可爱的乡村,拥挤到都市里来住龌龊的鸽子笼,把做人的性灵汨没!”
(3).沉沦;沦落。 唐 李咸用 《秋夕书怀寄所知》诗:“三岛路遥身汨没,九天风急羽差池。”元史·刘秉忠传:“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 清 陈梦雷 《抒哀赋》:“要守惧以终始兮,虽颠躋其莫汨没。”
(4).沉溺。 宋 欧阳修 《与刘侍读书》:“汨没声利,惟溺惑者不胜其劳。” 清 戴名世 《陈大士稿序》:“当是时,释老诸子之书盛行,学者剽窃餖飣,背义伤道,汨没其中而不知出。”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然其中材以下,汨没此间而不能救者,何可胜道?”
(5).犹掩映。 元 吴瓘 《柳梢青》词:“待东君汨没芳姿,渐迤邐檀心半坼。”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花在后山,故游人不多见。每逢山溪水发,急趋 保障湖 ,一片红霞,汨没波际。”
(6).见“ 汩汲 ”。
《漢語大詞典》:汩汲
波浪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 伯牙 ﹞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一本作“ 汨没 ”。
分類:波浪浪声
《漢語大詞典》:沦没(淪没)
(1).沉没;湮没。史记·封禅书:“ 周 德衰, 宋 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隋书·天文志上》:“又日之入西方,视之稍稍去,初尚有半,如横破镜之状,须臾沦没矣。”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百家湾》:“ 香河县 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相传昔有居人百餘家,俱沦没於此。” 许地山 《空山灵雨·公理战胜》:“我们底声音常是沦没在腾沸的人海里。”
(2).犹沦陷。南史·谢晦传:“ 武帝 闻 咸阳 沦没,欲復北伐。”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 清 黄宗羲 《书钱美恭寻亲事》:“未几,两京沦没, 滇 南道梗。”参见“ 沦陷 ”。
(3).指死亡;败灭。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执友惊沦没,斯人已寂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知己沦没,前辈凋零,俛仰昔今,为之陨涕。” 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在‘康妙恩’沦没以前,在五月十日及五月十八日这委员会集合了两次。”
《國語辭典》:沦陷(淪陷)  拼音:lún xiàn
1.丧失疆土。《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而世故相仍,师出已老,角城高垒,指日沦陷。」唐。元结 请收养孤弱状:「如前小儿等无父母者,乡国沦陷,亲戚俱亡,谁家可归。」
2.身世的沦落。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海内皆欣欣怡愉,而仆与四五子者,独沦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