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没事(沒事)  拼音:méi shì
无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怎得知你两个在这里,我没事却说甚么。」《水浒传》第一六回:「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
《漢語大詞典》:没事村
同“没2事哏”。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你駡了人倒説你是,你没事哏,没事村。”
《國語辭典》:没事哏(沒事哏)  拼音:méi shì hēn
无端凶狠、狠毒。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你没事哏,没事村,则你那帮閒钻懒腌身分,到官中也不索取词因。」也作「没事狠」。
《國語辭典》:没事人(沒事人)  拼音:méi shì rén
置身局外的人。《红楼梦》第六一回:「两个人窝里发炮,先吵的合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我遇著这样险事,几乎性命不保,你们倒没事人一般,来也不来。」
《国语辞典》: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  拼音:dà shì huà wéi xiǎo shì,xiǎo shì huà wéi méi shì
把事情和问题由大变小,由小而消除。比喻缩小或消除冲突。《红楼梦》第六二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也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国语辞典》:没事常思有事(没事常思有事)  拼音:méi shì cháng sī yǒu shì
没事的时候要常想到有事情发生。比喻防范未来、未雨绸缪。《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
《国语辞典》:吃饱饭没事做(吃饱饭没事做)  拼音:chī bǎo fàn méi shì zuò
人吃饱了饭閒著没事做。指爱管閒事,干涉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如:「你是吃饱饭没事做吗?连这种事也要管!」「有些人吃饱饭没事做,就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
《漢語大詞典》:没事儿
有空闲。例如:今晚没事儿,我想去看电影。
没关系。例如:唷,踩了你的脚了。——没事儿。
没什么。例如:外面出了什么事儿?没事儿,就几个孩子起哄。
《國語辭典》:没事狠(沒事狠)  拼音:méi shì hěn
行为无端险恶、狠毒。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三折:「我觑了暗地哂,全不见没事狠。」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那娘颩著一个冷鼻凹,百般儿没事狠。」也作「没事哏」、「没是哏」、「无事哏」、「无事狠」。
《國語辭典》:閒坐  拼音:xián zuò
悠閒无事的坐著。唐。祖咏 苏氏别业诗:「寥寥人境外,閒坐听春禽。」《儒林外史》第一八回:「那卫先生、随先生閒坐著,谈起文来。」
《國語辭典》:无事不登三宝殿(無事不登三寶殿)  拼音: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三宝殿,泛指佛殿。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登门造访,上门必有事相求。《荡寇志》第二七回:「孙婆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老身要烦三郎画幅手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所以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有为而来的了。这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国语辞典》:没圈子跳(没圈子跳)  拼音:méi quān zi tiào
无聊、没事做。引申为胡吵胡闹。《金瓶梅》第一六回:「倒只怕花大那厮,没圈子跳,知道,挟制他孝服不满,在中间鬼混,怎生计较?」
《国语辞典》:男僧寺对著女僧寺(男僧寺对著女僧寺)  拼音:nán sēng sì duì zhe nǚ sēng sì
(歇后语)没事也有事。出家人应六根清净,戒除色欲,但和尚庙的对门即为尼姑庵,彼此距离太近,易引起他人的揣测。比喻瓜田李下,难免有不清不白的嫌疑。《金瓶梅》第三九回:「我听得说,你住的观音寺,背后就是玄明观。常言道:『男僧寺对著女僧寺──没事也有事!』」
《国语辞典》:推倒了油瓶不扶  拼音:tuī dǎo le yóu píng bù fú
(谚语)比喻闯了祸却不收拾,装出没事的样子。或指见急不救,存心看人笑话。《红楼梦》第一六回:「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