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273,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清夜沉沉檐花落
玉笛声沉
沈东阳
沈郎八咏
休文多病
沈郎钱
投钱饮
沈尚书
沈瘦
沈羲
何刘沈谢
沈谢双飞
沈尹
沈鱼落雁
珠沉金古
典故 
清夜沉沉檐花落
 
细落檐花雨


《杜诗集详注》卷三〈醉时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文过屈宋。德尊一代常憾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发如丝。日粜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清·仇兆鳌注:「江淹诗『共取落檐花』,刘邈诗『檐花初照月』、公诗『白花檐外朵』,皆实指檐前之花。《杜臆》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落银花。』此另一说。」
典故 
玉笛声沉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大唐新语》卷九〈谀佞〉~44~
太平公主沈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已。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睿宗朝,军国大事皆令宰相就宅咨决,然后以闻。睿宗与群臣呼公主为太平,玄宗为三郎。凡所奏请,必问曰:「与三郎商量未?」其见重如此。
《开天传信记》

例句

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 郑嵎 津阳门诗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约

参考典故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例句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韩翃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典故
沈郎八咏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七〈沈约·诗·八咏诗〉~663~
《金华志》曰:「八咏诗,南齐隆昌元年太守沈约所作,题于玄畅楼,时号绝倡。后人因更玄畅楼为八咏楼云。」
典故
休文多病
 
休文瘦
 
休文老病
 
半分臂小
 
围腰带剩
 
多病休文
 
多病如削
 
宽带眼
 
宽沈带
 
宽衣带
 
带围宽
 
带围东阳
 
带围减
 
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带眼销磨
 
带眼频移
 
带惊剩眼
 
新宽带结
 
东阳受损
 
东阳带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瘦
 
沈约诗腰
  
沈郎围
 
沈郎多病
 
沈郎带宽
 
沈郎消瘦
 
沈郎瘦
 
沈郎瘦损
 
消瘦休文
 
消瘦东阳
 
清瘦休文
 
病起东阳
 
瘦损东阳
 
瘦损沈休文
 
瘦损腰围
 
瘦尽东阳
 
瘦尽东阳沈
 
移带眼
 
罗宽带眼
 
腰围瘦
 
腰围频减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衣带渐宽
 
衣带缓
 
衰柳腰肢
 
频移带眼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典故
相关人物
沈充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传》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例句

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 周万 送沈芳谒李观家求仕进

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 姚合 题梁国公主池亭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李贺 残丝曲

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 王建 故梁国公主池亭

家贫陶令酒,月俸沈郎钱。 韩翃 送金华王明府

典故
投钱饮
 
沈钱

相关人物
郑弘


《古今注》卷下《草木》
沈酿者,汉郑弘为灵文乡啬夫,行官京洛。未至宿一埭。埭名沈酿。于埭逢故旧友人,四故荒郊,村落远绝,酤酒无处,情抱不伸。乃以钱投水中,依口而饮,饮尽酣畅,皆得大醉,因更为沈酿川。

例句

常怪投钱饮,事与贤达疏。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

款交欣散玉,洽友悦沈钱。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徵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梁台建,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常侍如故。又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馀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俄迁尚书左仆射,常侍如故。寻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迁尚书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表陈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侍中如故。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给鼓吹一部。

例句

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 韩翃 寄令狐尚书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韩翃 送李明府赴滑州

典故
沈瘦


《南史》卷五七〈沈约列传〉~42~
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欲谢事,求归老之秩。勉为言于帝,请三司之仪,弗许,但加鼓吹而已。
《梁书》卷十三〈沈约列传〉~235~
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期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若此不休,日复一日,将贻圣主不追之恨。冒欲表闻,乞归老之秩。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勉为言于高祖,请三司之仪,弗许,但加鼓吹而已。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羲


《神仙传》卷七《沈义》
沈义,吴郡人,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功得感天,天神遣仙官三人下界迎之,言其阳寿将尽,徵上天官,遂授以白玉简、青玉介丹玉字,载之升天。上天后,老君赐神丹,命他暂还人间,为百姓治病,遂又回到人世。

例句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司空图 贺翰林侍郎二首

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 曹唐 小游仙诗

典故
何刘沈谢

相关人物
何逊
 
刘孝绰
 
沈约
 
谢朓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上·何逊〉~693~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
《梁书》卷三十三〈刘孝绰列传〉~479~
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流闻绝域。文集数十万言,行于世。

例句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典故
沈谢双飞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六〈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三年閒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尝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案:薛刘二客、沈谢二妓。皆当时歌酒之侣。】。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典故
沈尹

相关人物
樊姬
 
沈令尹


《韩诗外传》卷二
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贤者,诸侯之客欤?中国之士欤?」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庄王曰:「姬之所笑,何也?」姬曰:「妾得于王,尚汤沐,执巾栉,振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尝不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女而进之于王也;与妾同列者、十人,贤于妾者、二人,妾岂不欲擅王之宠哉!不敢私愿蔽众美,欲王之多见则娱。今沈令尹相楚数年矣,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得为忠贤乎!」庄王旦朝,以樊姬之言告沈令尹,令尹避席而进孙叔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

例句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张说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93~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典故
珠沉金古
 
石崇楼下

相关人物
石崇
 
绿珠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8~
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漢語大詞典》:檐花(簷花)
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 唐 李白 《赠崔秋浦》诗:“山鸟下听事,簷花落酒中。” 唐 杜甫 《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簷花落。” 赵次公 注:“簷花近乎簷边之花也。学者不知所出,或以簷雨之细如水,或遂以簷花为簷雨之名。故特为详之。” 宋 周邦彦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词:“浮萍破处,簷花帘影颠倒。”
《漢語大詞典》:三郎
(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 张守节 正义引汉书·百官表:“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谓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 三郎 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郁达夫 《毁家诗纪》:“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3).泛称排行第三者。南齐书·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
《漢語大詞典》:沈东阳(沈東陽)
指 南朝 梁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沈约 。 沈约 曾任 东阳 太守,故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七三:“未曾无兴咏,多谢 沈东阳 。” 宋 辛弃疾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词:“花知否?花一似 何郎 ,又似 沈东阳 。”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
《漢語大詞典》:沈郎钱(沈郎錢)
(1).钱币名。 晋 沈充 所铸。晋书·食货志:“ 吴兴 沈充 又铸小钱,谓之 沈郎 钱。” 唐 韩翃 《送金华王明府》诗:“家贫 陶令 酒,月俸 沈郎 钱。” 清 金农 《复至武昌将还钱塘留别许士谔》诗之一:“一掌好风吹暖烟,乞来不费 沈郎 钱。”
(2).指榆荚。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 沈充 所制之钱,故称。俗亦称榆钱。 唐 王建 《故梁园公主池亭》诗:“素柰花开 西子 面,緑榆枝散 沈郎 钱。” 唐 李商隐 《江东》诗:“今日春光太飘荡, 谢 家轻絮 沈郎 钱。” 宋 张炎 《忆旧游》词:“淡风暗收榆荚,吹下 沈郎 钱。” 清 王丹林 《寒食》诗:“香薺乱堆 梁苑 雪,緑榆小铸 沈郎 钱。”
《漢語大詞典》:沈尚书(沈尚書)
(1). 沈约 历仕 南朝 宋 、 齐 、 梁 三代, 梁武帝 时,官至尚书令,故称。 唐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诗:“哀同 庾开府 ,瘦极 沈尚书 。”参见“ 沈东阳 ”。
(2).鹤的别名。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下引无名氏《採兰杂志》:“鹤,一名仙子,一名沉尚书,一名蓬莱羽士。”
《漢語大詞典》:沈东阳(沈東陽)
指 南朝 梁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沈约 。 沈约 曾任 东阳 太守,故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七三:“未曾无兴咏,多谢 沈东阳 。” 宋 辛弃疾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词:“花知否?花一似 何郎 ,又似 沈东阳 。”
《漢語大詞典》:沈羲
传说中的仙人名。 晋 葛洪 神仙传·沈羲:“ 沈羲 者, 吴郡 人也。学道於 蜀 中,但能消灾除病,救济百姓,不知服食药物。功德感天、天神识之……有三仙人著羽持节,以白玉板、青玉界、丹玉字授 羲 , 羲 不能读,遂载昇天。”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犀带等启》:“昔 沈羲 将尽,逢司命而还生; 士燮 行埋,值仙人而更活。”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沈鱼落雁(沈魚落雁)
亦作“沉鱼落雁”。 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本谓人之所美而鱼鸟避之。后世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二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不隄防沉鱼落雁鸟惊諠,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分類:鱼鸟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