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阿迦嚧香
沉香的别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释名﹞:“沉水香,蜜香……《南越志》言 交州 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嚧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沉香树类椿,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黑坚沉水者为沉香……不沉者为黄香, 交州 人谓之蜜香,佛经谓之阿迦炉香。”
分類:沉香释名
《漢語大詞典》:棋楠香
即沉香。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棋楠香在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看守採取,禁民不得採取,如有私偷卖者,露犯则断其手。”参见“ 奇南香 ”。
分類:沉香
《漢語大詞典》:奇南香
香木名,即沉香。亦省称“ 奇南 ”。南,也写作“蓝”。 明 陈继儒 《偃曝谈馀》卷下:“ 占城 奇南,出在一山。酋长禁民不得采取,犯者断其手。彼亦自贵重。星槎胜览作琪楠。 潘赐 使外国回,其王餽之,载在志,则作奇蓝,此当是的。”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闽小纪云:‘千年榕树,上生奇南香。’”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九:“奇南香出 占城 等国,志书作奇南,星槎胜览作棋楠, 安南 人书作奇蓝,近人又作伽南。”
《漢語大詞典》:蜡沈(蠟沈)
即沉香。常绿亚乔木,木材为一种珍贵的香料。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诸玩》:“余家有火浣布尺餘……后为 赵孟仪 借去,不还。又蜡沉一株,重二十餘两,亦白没焉。”
《漢語大詞典》:沈香
亦作“沉香”。
(1).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 清 赵翼 《石蟹》诗:“木浮乃有沉香坚,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3).文学故事人物名。 华山 三圣母 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后来知道母亲被舅父 二郎神 压在 华山 下,就力战 二郎神 ,斧劈 华山 ,救出母亲。 元 张时起 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后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沈水
亦作“沉水”。
(1).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此八物同出於一树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后因以“沉水”借指沉香。 唐 罗隐 《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煖玉楼春。” 宋 李清照 《菩萨蛮》词:“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
(2).没入水中。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芳饵沉水,轻缴弋飞。” 晋 左思 《魏都赋》:“ 琴高 沉水而不濡,时乘赤鲤而周旋。” 郁达夫 《茑萝行》:“说你与小孩是我的脚镣,我大约要为你们的缘故沉水而死的。”
《漢語大詞典》:水沉
亦作“ 水沉 ”。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 南昌 千嶂深秀处,忽生水沉奇材。”
(2).用沉香制成的香。 唐 杜牧 《为人题赠》之一:“桂席尘瑶珮,琼炉烬水沉。” 宋 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饮以诗戏之》之二:“西阁珠帘卷落暉,水沉烟断珮声微。” 元 危复之 《永遇乐》词:“玉窗闲掩,瑶琴慵理,寂寞水沉烟断。”
(3).指这种香点燃时所生的烟或香气。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悵金闺终日闭。”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清 纳兰性德 《相见欢》词:“红蜡泪,青綾被,水沉浓,却向黄茅野店听西风。”
《漢語大詞典》:沈烟(沈煙)
亦作“沉烟”。 指点燃的沉香。 后蜀 顾夐 《酒泉子》词:“堪恨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宝兽沉烟裊碧丝,半折的梨元繁杏枝,粧一胆瓶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炷尽沉烟,抛残绣綫,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漢語大詞典》:沈檀
亦作“沉檀”。
(1).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为香木。 唐 罗隐 《迷楼赋》:“斯楼乃峙,榱桷沉檀,栋梁杞梓。”新唐书·李蔚传:“ 懿宗 成 安国祠 ,赐宝坐二,度高二丈,构以沉檀。”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元年:“ 泉州 大商进异木沉檀可构宫室者。”
(2).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梁书·诸夷传·盘盘国:“ 中大通 元年五月,累遣使贡牙像及塔,并献沉檀等数十种。” 唐 李中 《宫词》之二:“金波寒透水精帘,烧尽沉檀手自添。” 明 杨珽《龙膏记·空访》:“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缕朝霞窥绣户。”
(3).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4).指妆饰用的颜料。色深而带润泽者叫“沉”;浅绛色叫“檀”。 唐 、 宋 妇女闺妆多用之:或用于眉端,或用在口唇上。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箇,向人微露丁香颗。”一说,指沉香、檀香。见 宋 洪刍 香谱·江南李主帐中香法
《國語辭典》:蜜香  拼音:mì xiāng
1.菊科「青木香」、「木香」的别名。参见「木香」条。多年生草本,根入药并供为香料。
2.沉香科或瑞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漢語大詞典》:投香
晋 吴隐之 有清操,从 番禺 罢郡归,见妻携有沉香一斤,遂投湖水。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投香之处,传在 番禺县 西北,后即称 投香浦 。见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后以“投香”喻为官清正。 唐 李商隐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诗:“ 江陵 从种橘, 交广 合投香。”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 隐之 清节,无惭於投香; 江革 归资,唯闻於单舸。”
《漢語大詞典》:沈麝
亦作“沉麝”。
(1).沉香和麝香两种香料。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嚼麝之谈:“ 寧王 骄贵,极於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沉麝。方啟口发谈,香气喷於席上。”
(2).指用沉香、麝香制成的香。 宋 苏轼 《寒食夜》:“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漢語大詞典》:熟结(熟結)
沉香品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沉香入水即沉,其品凡四:曰熟结,乃膏脉凝结自朽出者。”
分類:沉香品名
《漢語大詞典》:生速
沉香的一种。斫伐而取者谓之“生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其黄熟香,即香之轻虚者,俗讹为速香是矣。有生速,斫伐而取者;有熟速,腐朽而取者。其大而可雕刻者,谓之水盘头。并不堪入药,但可焚爇。”
分類:沉香
《漢語大詞典》:沈燎
亦作“沉燎”。 沉香火。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惠休〈别怨〉》:“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宋 高似孙 纬略·沉香山火:“ 隋主 除夜设火山数十,尽用沉香木根。火山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十里。 江淹 诗:‘金炉絶沉燎,綺席生浮埃。’则‘沉燎’始於 梁 矣。 李商隐 诗:‘沉香甲煎为沉燎,玉液琼酥作寿杯。’当用前事。 李白 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三诗皆用‘沉香火’,即所谓沉燎也。”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沉燎熏炉细,流苏宝盖香。” 靳荣藩 注引 张如哉 曰:“沉燎,沉水香也。”
分類:沉香香火
《漢語大詞典》:番沉
沉香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叶廷珪 曰:“出 渤泥 、 占城 、 真腊 者谓之番沉,亦曰舶沉,曰药沉。”
分類: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