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浪滔滔  拼音:bái làng tāo tāo
波浪汹涌。如:「台风来袭,高雄港外白浪滔滔,船只都驶回港口,确保安全。」
分类:波浪汹涌
《国语辞典》:鼎沸不绝(鼎沸不绝)  拼音:dǐng fèi bù jué
比喻喧闹或声势汹涌不断。《红楼梦》第一六回:「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国语辞典》:冲波逆折(冲波逆折)  拼音:chōng bō nì zhé
水波汹涌回旋。形容水流急险的样子。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国语辞典》:强强滚(强强滚)  拼音:qiáng qiáng gǔn
闽南方言。本指滚水沸腾不已,后用于气氛热烈或人潮汹涌。
《國語辭典》:怀山襄陵(懷山襄陵)  拼音: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怀,包。襄,上。怀山襄陵指洪水漫漫,汹涌奔腾直上山陵。《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唐。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烁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
《漢語大詞典》:混混沄沄
水流汹涌貌。比喻连续不断。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大臣无耻,凡百士大夫法则之,以及士庶人法则之,则是有三数辱社稷者,而令合天下之人,举辱国以辱其家,辱其身,混混沄沄,而无所底,厥咎上达下,象似水!”
《漢語大詞典》:沆浪
水广阔而汹涌貌。 唐 元结 《引极三首·怀潜君》:“思假鳞兮鯤龙,激沆浪兮奔从。”
《國語辭典》:湢测(湢測)  拼音:bì cè
水流急速,互相激荡。《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湢测泌节,横流逆折。」
分類:水汹汹涌
《漢語大詞典》:东海鲸波(東海鯨波)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高珪 《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祗今惜少 岳 家军。”
《漢語大詞典》:洴涌
形容水流汹涌。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这‘生命的大流’虚涵万象,自然流转,其中各流各支,甚至于一波一浪,也在那里努力求突出的生活,因此各相搏击洴涌,转变万千。”
分類:水流汹涌
《漢語大詞典》:泧漷
水势汹涌貌。文选·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李善 注:“皆水势相激汹涌之貌。”
分類:水势汹涌
《漢語大詞典》:骏波虎浪(駿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漢語大詞典》:溃澜(潰瀾)
汹涌的波涛。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骆君小传:“四人坐船篷上説鬼,风霜凄紧,溃澜攒击,真有神物龙鱼来倾听也。”
分類:汹涌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