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污伤(汙傷)
亦作“污伤”。亦作“汚伤”。
1.诬毁中伤。 汉 王充 论衡·自纪:“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2.犹损伤。后汉书·申屠刚传:“败乱君臣之节,汚伤父子之恩。”
分類:损伤中伤
《漢語大詞典》:污闻(汙聞)
亦作“汚闻”。 指玷污耳朵的听闻。 五代 齐己 《答崔校书》诗:“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汚闻?”参见“ 洗耳 ”。
《國語辭典》:洗耳  拼音:xǐ ěr
1.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2.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元。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漢語大詞典》:污亵(汙褻)
亦作“汚褻”。亦作“污褻”。 犹亵渎。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於汚褻附近,略不自揆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绩女:“女曰:‘罪不在汝。我偶堕情障,以色身示人,遂被淫词污褻,此皆自取,於汝何尤?’”
分類:亵渎
《漢語大詞典》:污黦
亦作“污黦”。 污迹。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有人失足仆地,或面沾污黦而不自知,见者便觉大可笑。”
《漢語大詞典》:污脏(汙髒)
亦作“污脏”。 肮脏,不干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那女人身上穿的不是衣服,只是片片的污脏的碎布。”
《韵府拾遗 虞韵》:阳污(阳污)
山海经阳污之山河出其中
《漢語大詞典》:臧污(臧汙)
贪污。后汉书·徐璆传:“又奏五郡太守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徵案罪,威风大行。”后汉书·陈宠传:“ 林 卒被用,而以臧污抵罪。”
分類:贪污
《骈字类编》:雨污(雨污)
吕览论人者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是
《漢語大詞典》:焚污
谓焚毁玷辱。 唐 柳宗元 《咏荆轲》:“夷城芟七族,臺观皆焚污。”
分類:焚毁玷辱
《漢語大詞典》:丑污(醜汙)
丑恶污秽。 明 方孝孺 《南斋记》:“相慢之至,以尔汝为未足,而呼其名;以相名为未足,而加以丑污之号。”
分類:丑恶污秽
《漢語大詞典》:渎污(瀆汙)
污秽。 北魏 关朗 《关氏易传·阖辟》:“接物者言之而已,非同之也,故洗濯物心,无所瀆污,谓之洗心。”
分類:污秽
《漢語大詞典》:淖污
泥水混浊。 明 归有光 《与沈敬甫书》:“雨不休, 句曲山 谿淖污可念。”
分類:泥水混浊
《骈字类编》:南污(南污)
乾凿度见西淡下
《漢語大詞典》:连污(連汙)
犹连累。汉书·周亚夫传:“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 亚夫 。书既闻,上下吏。”
分類:连累
《漢語大詞典》:践污(踐汙)
(1).踩踏而使污秽,弄脏。仪礼·公食大夫礼“牛羊豕陈于门内” 汉 郑玄 注:“为其践污馆庭,使近外。”
(2).蹂躏,摧残。 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八:“ 耶律德光 践污中土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