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尘(五塵)
佛教谓色、声、香、味、触能污染真性,故称“五尘”,亦曰“五境”。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四上:“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参见“ 五根 ”、“ 五识 ”。
《漢語大詞典》:淄蠹
污染侵蚀。《后汉书·皇后纪序》:“故 孝章 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李贤 注:“淄,黑也。蠹,食禾虫。以諭倾败也。” 唐 苏颋 《禁断女乐敕》:“朕方大变浇讹,用清淄蠹。”也指腐蚀朝政的蛀虫。 林纾 《感秋赋》:“阴侵阳位兮,养淄蠹于宫闈。”
《漢語大詞典》:污迹(汙跡)
亦作“污蹟”。 龌龊的痕迹;污染的痕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起 ﹞初任 奉天府 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人署时,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叶圣陶 《孤独》:“他的衣裳有许多的污迹,也有几处破裂了毁损了的。”
见“ 污跡 ”。
《漢語大詞典》:污坏(汙壞)
亦作“汚坏”。 污染败坏。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百餘年间风俗汚坏,上隳下乖,至于颠危而不救者岂无自也哉!”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修身以敬》:“只缘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自家局小了他,为物欲所蔽,自家污坏了他,失了他原初本色,故须要修。”
分類:污染败坏
《国语辞典》:墨床  拼音:mò chuáng
放置馀渍未乾墨条的器具,可以避免污染。
《漢語大詞典》:溷听(溷聽)
谓污染了耳朵。形容话语卑俗不入耳。 三国 魏 曹植 《许由巢父池主赞》:“ 尧 禪 许由 , 巢父 是耻;秽其溷听,临河洗耳。”
《漢語大詞典》:渍污(漬污)
污染,弄脏。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九年:“度支奏渍污帛,误书渍为清。” 宋 欧阳修 《乞一面除放欠负奏》:“缘路死损却官驴骡并磨擦损折渍污及去失疋帛,係剥纳亏官钱。”
分類:污染弄脏
《漢語大詞典》:缁染(緇染)
受污染。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起初任 奉天 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入署时,令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分類:受污污染
《漢語大詞典》:蝇蛆(蠅蛆)
苍蝇的幼虫。亦谓因苍蝇污染而生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作浥鱼法﹞夏须瓮盛泥封,勿令蝇蛆。”
《漢語大詞典》:排污
(1).排放污染物。《人民日报》1983.7.20:“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收取排污费。”
(2).排除污染。《人民日报》1983.11.20:“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一系列难题:供水紧张,排污紧张,居住拥挤。”《羊城晚报》1984.4.12:“荔湾粉类加工厂及时排污, 三圣横巷 不再臭水浸街。”《光明日报》1989.1.21:“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市挪用、挤占排污费的现象仍很严重,被挪用、挤占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这些资金不能有效地用于治理企业的污染,已使一些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影响。”
《漢語大詞典》:障染
佛教语。由恶业污染而产生的烦恼。《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幸蒙慈念,迴赐宣扬,深知五欲不坚,稍会天中未久,多边障染,从今应是去除。”
《漢語大詞典》:秽膻(穢羶)
羶腥的污染。旧时指少数民族对 汉 民族的骚扰、影响。 明 何景明 《平夷所老人》诗:“敢愁沟壑填衰谢,只拟封疆息秽羶。”
《漢語大詞典》:污溅(汙濺)
亦作“汚溅”。 迸溅污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马过处连天叫苦,血汚溅尘埃。”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拼了我这项上之血,要汚溅大王的脸上!”
分類:污染
《国语辞典》:核尘(核尘)  拼音:hé chén
具放射性的尘埃。含有强烈的辐射污染与危害性。
《漢語大詞典》:染洁(染潔)
谓操行受污染。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体冰霜之粹素,不染洁於势利者,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