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缁染(緇染)
受污染。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起初任 奉天 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入署时,令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分類:受污污染
《漢語大詞典》:蝇蛆(蠅蛆)
苍蝇的幼虫。亦谓因苍蝇污染而生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作浥鱼法﹞夏须瓮盛泥封,勿令蝇蛆。”
《漢語大詞典》:排污
(1).排放污染物。《人民日报》1983.7.20:“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收取排污费。”
(2).排除污染。《人民日报》1983.11.20:“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一系列难题:供水紧张,排污紧张,居住拥挤。”《羊城晚报》1984.4.12:“荔湾粉类加工厂及时排污, 三圣横巷 不再臭水浸街。”《光明日报》1989.1.21:“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市挪用、挤占排污费的现象仍很严重,被挪用、挤占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这些资金不能有效地用于治理企业的污染,已使一些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影响。”
《漢語大詞典》:障染
佛教语。由恶业污染而产生的烦恼。《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幸蒙慈念,迴赐宣扬,深知五欲不坚,稍会天中未久,多边障染,从今应是去除。”
《漢語大詞典》:秽膻(穢羶)
羶腥的污染。旧时指少数民族对 汉 民族的骚扰、影响。 明 何景明 《平夷所老人》诗:“敢愁沟壑填衰谢,只拟封疆息秽羶。”
《漢語大詞典》:污溅(汙濺)
亦作“汚溅”。 迸溅污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马过处连天叫苦,血汚溅尘埃。”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拼了我这项上之血,要汚溅大王的脸上!”
分類:污染
《国语辞典》:核尘(核尘)  拼音:hé chén
具放射性的尘埃。含有强烈的辐射污染与危害性。
《漢語大詞典》:染洁(染潔)
谓操行受污染。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体冰霜之粹素,不染洁於势利者,清人也。”
《國語辭典》:土壤污染(土壤汙染)  拼音:tǔ rǎng wū rǎn
土壤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入,使土壤变质,失去种植的能力。污染来源有工业、都市废水、农业、水肥、重金属污染等。
《漢語大詞典》:洿染
污染,传染。三国志·吴志·薛综传:“鬱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
分類:污染传染
《国语辞典》:素衣化缁(素衣化缁)  拼音:sù yī huà zī
白色的衣服变成黑色的。形容尘灰多而受到污染,亦比喻清廉的操守遭受污染。
《漢語大詞典》:一次污染物
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漢語大詞典》: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夏、秋季多见,一般以集体同时发病,亦可散发,引起的细菌大多是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嗜盐菌、肉毒杆菌等。因引起感染的细菌不同,其表现各异。一般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
《国语辞典》:清清白白  拼音:qīng qīng bái bái
纯洁未受污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狄氏如此美艳,当此风俗,怎容得他清清白白过世?」《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国语辞典》: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  拼音:zhòng jīn shǔ hán liàng
食品中所含有的重金属量,为天然存有或受土壤、空气、水所污染。微量的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经由新陈代谢自然排出,但如果含量太高,则难以完全排出,而累积在人体,形成慢性中毒。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重金属有汞、镉、铅等,如镉中毒、汞中毒,便是这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