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半山亭
(1).亭名。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中山门 北 半山寺 。 半山寺 原为 宋 王安石 故居, 元丰 七年舍为寺宇。 明 代因靠近宫城 北安门 ,划为禁地,寺废。 清 道光 年间再建, 同治 时重修,并建一亭,即名 半山亭 。参见“ 半山 ”。
(2).亭名。在 河南 内乡县 西北 汤河 半山间。 宋 张舜民 建。 金 元好问 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诗,即其地。
《漢語大詞典》:半山
(1).山半腰。 北周 王褒 《始发宿亭》诗:“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唐 李颀 《少室雪晴送王宁》诗:“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2). 王安石 在 钟山 的故宅。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二:“归途过 半山 ,少留。 半山 者, 王文公 旧宅,所谓 报寧禪院 也。自城中上 钟山 ,此为中途,故曰 半山 。”
(3). 王安石 的别号。 宋 杨万里 《读诗》诗:“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 唐 诗读 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 半山 絶句当朝餐。”
《漢語大詞典》:朱雀桁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
《国语辞典》:马鞍山(马鞍山)  拼音:mǎ ān shān
山名:(1)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辖昆山市西北,南通县南。(2)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辖赤壁市西北。风景幽美,上有石塔,下有观澜阁,为游览胜地,且以煤矿著名。(3)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西南,蜿蜒于海兰河,布尔哈通河之间,东与帽儿山相接。
《漢語大詞典》:多景楼(多景樓)
楼名。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内。 宋 郡守 陈天麟 于 唐 临江亭 故址修建。 宋 苏轼 《甘露寺弹筝》诗:“ 多景楼 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宋 刘过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 多景楼 前, 垂虹亭 下,一枕眠秋雨。”
《漢語大詞典》:灵岩寺(靈巖寺)
(1).在 江苏省 吴县 灵岩山 。寺址原为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馆娃宫 遗址。为 中国 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卷八:“ 吴 有 馆娃宫 。今 灵巖寺 即其地也。”
(2).在 浙江 乐清 雁荡山 灵岩峰 。 宋 太平兴国 中建。 马君武 《游雁荡》诗之二:“夜入 灵巖寺 ,初更月上时。庄严僧拜石,静默叟听诗。”
《国语辞典》:无锡县(无锡县)  拼音:wú xí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周秦间境内产锡,到了汉朝,锡竭,故称为「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名为「有锡」;到东汉顺帝时,锡又枯竭,故又称为「无锡」,一直沿用至今。由于此地濒太湖北岸,当京沪铁路中点,大运河由此经过,工商业繁荣,故也称为「小上海」。
《国语辞典》:吴淞江(吴淞江)  拼音:wú sōng jiāng
河川名。位于江苏省境,源出太湖,经上海,合黄浦江入海,江口称为「吴淞口」,扼长江咽喉,为江防要地,是苏州至上海的水运要道。也称为「苏州河」。
《国语辞典》:曲园(曲园)  拼音:qū yuán
清朝俞樾所建的庭园,位于江苏省吴县。俞氏晚年著书于此,自号曲园居士。
《国语辞典》:梁武帝  拼音:liáng wǔ dì
帝号。(西元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与南齐同族,仕齐,曾任雍州刺史。后乘齐乱,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学能文,勤政爱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后于侯景之乱时饿死,卒谥武,庙号高祖。著有《孝经义》、《中庸讲疏》、《涅盘》、《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等书,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國語辭典》:白公堤  拼音:bái gōng tí
地名:(1)位江苏省吴县虎邱下。唐白居易任职苏州刺史时所筑。(2)位于浙江省杭县西湖中。杂植花木,风景妙丽,唐时称为「白沙堤」,后传说为白居易所筑,故称为「白公堤」。简称为「白堤」。
《漢語大詞典》:白沙堤(白沙隄)
堤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断桥 与 孤山 之间。也称 断桥堤 。相传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时所筑,故又称 白公堤 、 白堤 。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緑杨阴里 白沙隄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杭州府·西湖》
《漢語大詞典》:留园(留園)
著名园林之一。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阊门 外。 明 太仆少卿 徐时泰 筑东园、西园。 清 嘉庆 五年(1800)观察 刘恕 就东园改筑“寒碧山庄”,又称“刘园”, 清 末归 盛氏 ,易“刘”为“留”,今仍称“留园”。此园规模宏大,主建筑富丽堂皇,布局紧凑又富变化,充分体现建园艺术上分合、曲直、明暗、虚实对比的手法,是我国园林中的一个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语辞典》:刘复(刘复)  拼音:liú fù
人名。(西元1891~1934)字半农,号曲庵,江苏省江阴县人。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致力提倡新文学,后又致力于语音学研究。民国二十三年至绥远考察方言,感染回归热,不久逝世于北京。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扬鞭集》、《敦煌掇琐》等书。并翻译有《比较语言学概要》、《茶花女剧本》、《法国短篇小说集》等。
《漢語大詞典》:蠡口
镇名。在 江苏省 吴县北 。相传因 范蠡 浮舟五湖经此而得名。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往迹》:“ 蠡口 在 长洲 界,又谓之 蠡塘 ,昔 范蠡 扁舟浮五湖,盖尝经此。”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国语辞典》:清江浦  拼音:qīng jiāng pǔ
地名。在江苏省淮阴县城北,属淮阴县治,运河由此出清口,为旧日水陆交通的转接点。
分类:地名江苏
《漢語大詞典》:采香径(采香徑)
古迹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灵岩山 前。 唐 刘禹锡 《馆娃宫》诗:“唯餘 采香径 ,一带绕山斜。”亦作“ 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吴王 种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灵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 宋 姜夔 《庆宫春》词:“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清 顾文彬 《哭三子承》诗之二二:“ 胥 乡遥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 清 徐松 张大纯 百城烟水·吴县:“ 采香庵 ,以庵近 采香逕 ,又取‘撮羣经而为果,采百花以为浆’之意,额曰‘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