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江湖义气(江湖义气)  拼音:jiāng hú yì qì
江湖中的道义正气。
《国语辞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拼音:rén zài jiāng hú,shēn bù yóu jǐ
江湖,原指江河湖海,后指乡野草莽,今日则指人生社会。全句意谓处身于人世社会中,有许多事情是无可奈何而个人不能作主的。如:「你以为我喜欢做这事儿?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国语辞典》:笑傲江湖  拼音:xiào ào jiāng hú
在江湖间过著傲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
《国语辞典》:重现江湖(重现江湖)  拼音:chóng xiàn jiāng hú
再度出现、投入于过去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如:「那位明星去年因结婚而息影,日前又重现江湖,主演新片。」
《分类字锦》:放出江湖
苏辙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诗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分类:亭榭
《分类字锦》:飞越江湖(飞越江湖)
见白骐注
分类:
《分类字锦》:辉照江湖(辉照江湖)
李白 赠僧朝美诗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
分类:
《國語辭典》:闯江湖(闖江湖)  拼音:chuǎng jiāng hu
离家出外谋生,寻求发展。如:「他闯江湖多年,都未曾回家探视双亲。」
《國語辭典》:跑江湖  拼音:pǎo jiāng hú
来往各地以卖艺、卜算、相命等为职业,谋求生活,称为「跑江湖」。
《漢語大詞典》: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吕氏春秋·审为:“ 中山公子牟 谓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罣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 汉 晋 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亦作“ 身在江湖,心悬魏闕 ”、“ 身在林泉,心怀魏闕 ”。《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闕,故尔忧愁抑鬱,现出此症。”
《漢語大詞典》:身在江湖,心悬魏阙(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见“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漢語大詞典》:江湖诀(江湖訣)
江湖上的骗术。昆曲十五贯第七场:“先生!你码头跑跑,我赌场混混,自家人,这一套江湖诀可用不着。”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在 沪 则弟识一二人,倘有意来 沪 一诊,当绍介也。且可确保其不敲竹杠,亦不以江湖诀欺人。”
《漢語大詞典》:江湖派
(1). 南宋 书商 陈起 曾刊行《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诗歌总集,收 刘克庄 、 戴复古 、 刘过 、 赵汝鐩 等一批诗人的作品。后遂称其中所收作家为“江湖派”。这些作家大都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浪迹江湖,各人作品的思想、风格以及艺术成就并不相同。
(2).指江湖上行骗谋利的人。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中国 的江湖派和流氓种子,却会愚弄 吉诃德 式的老实人,而自己又假装着 堂·吉诃德 的姿态。”
《國語辭典》:江湖骗子(江湖騙子)  拼音:jiāng hú piàn zi
专门用招摇撞骗,讹诈矇欺方式的人。有时这些人是以卖药、卖艺、占卜等方式做为榥子,而暗中做手脚,以谋取他人财物。如:「他因一时糊涂,向江湖骗子买了许多假药。」
《漢語大詞典》:江湖医生(江湖醫生)
江湖上行医卖药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你不过是个江湖医生,你从那里和 苟大人 父子拉上的交情,可以整万银子,不计利息的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