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ú
1.江河湖泊,三江五湖。《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尚书刘晔曰:『……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
2.四方之地。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3.隐士所居之处。《南史。卷七五。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u
在外阅历甚多,练达世故的人。如:「老江湖」。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隐居江湖之间。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旧指在各地奔走以献演技艺混饭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我们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们做官的,我们那儿都可以混。」
《國語辭典》:江山  拼音:jiāng shān
1.江河与山岳。《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唐。杜甫〈宿凿石浦〉诗:「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2.指国土或国家政权。如:「锦绣江山」。
《國語辭典》:山川  拼音:shān chuān
1.山岳江河。《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曷其没矣。」《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
2.山水,指自然界的景色。南朝梁。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而今在这里,有山川朋友之乐,到也住惯了。」
《國語辭典》:中流  拼音:zhōng liú
1.河流的中央。《史记。卷四。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有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察。」唐。张祜 题润州金山寺诗:「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2.普通、中等。如:「中流社会」。《晋书。卷六○。列传。张辅》:「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
《國語辭典》:波涛(波濤)  拼音:bō táo
1.大波浪。唐。杜甫 白凫行:「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
2.引申为乱世。唐。杜甫〈八哀诗〉八首之八:「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
3.逃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季布诗咏》:「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也作「波逃」、「逋逃」。
《國語辭典》:江天  拼音:jiāng tiān
江水和天空。多指江河上的空间广阔。唐。卢纶〈送丹阳赵少府〉诗:「荻岸两声尽,江天虹影长。」元。乔吉〈满庭芳。江天晚凉〉曲:「江天晚凉,一滩蓼沙,十里莲塘。酒缸盛酒船头上。」
《國語辭典》:江乡(江鄉)  拼音:jiāng xiāng
滨临江水的地方。唐。孟浩然〈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乍暖风烟满江乡,花里行厨携著玉缸。」
分類:江河水乡
《漢語大詞典》:江河
(1). 长江 和 黄河 。墨子·亲士:“ 江 河 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以此易见,比彼难晓,犹沟澮之方 江 河 ,螘垤之并 嵩 岱 也。”
(2).指大河流。六韬·守土:“涓涓不塞,将为江河。”宋史·食货志下二:“州县督捕加峻,私小黄钱投委江河,不敢復出。”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老翁有缘,幸遇小生相救。不然,今日是个屋舍,后日是个江河,君家且葬鱼腹矣。” 凌力 《星星草》第四章四:“ 遵王 抬头望去,大队像滚滚江河似地奔腾向前。”
(3).犹江山,山河。晋书·王导传:“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按,江河,世说新语·言语作“山河”。
(4).犹江湖。泛指四方各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权隐在江河,龙门终一过。” 清 王韬 《瓮牑馀谈·外国牙科》:“其所称牙有虫者,以药敷之,顷刻可出,此皆係江河鬻术者为之,非果具有真实本领也。”
《漢語大詞典》:楚江
(1). 楚 境内的江河。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 吴文英 《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 江 南古调,怨抑难招, 楚 江沉魄。”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 江同 宋玉 ,君今 吴 市访 梁鸿 。”
(2).见“ 楚江体 ”。
分類:境内江河
《漢語大詞典》:楚江体(楚江體)
明 宁王 朱权 所定的乐府十五体之一。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卷上:“楚江体,屈抑不伸,攄衷诉志。”亦省作“ 楚江 ”。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厥有黄冠、草堂、楚江、骚人诸体,皆不得志於时者之所为。”参阅 任讷 《散曲概论》
《國語辭典》:百川  拼音:bǎi chuān
河流的总称。《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國語辭典》:波浪  拼音:bō làng
1.水面高低起伏的现象。
2.面容、面貌。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风套。二煞〉:「老保儿强把身躯纽,切驾的波浪上堆著霜雪,把关子的栲门上似告油。」
3.风趣。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我是寨儿中风月的元戎将,善吟咏会波浪,能撰梨园新乐章。」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一刬地疏狂,千般的波浪。诸馀的事行,难道是不理会惜玉怜香。」
《漢語大詞典》:寒江
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漢語大詞典》:江潮
江河下游的潮汐现象。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致使水位定时涨落。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涛。 唐 刘长卿 《饯王相公出牧括州》诗:“江潮淼淼连天远,旌旆悠悠上岭翻。” 宋 张先 《浣溪沙》词:“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橈,几时期信似江潮?” 郁达夫 《采石矶》:“﹝他﹞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
《漢語大詞典》: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漢語大詞典》:楚水
(1).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陕西省 商县 西乳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於 四皓庙 东,又东逕 高车岭 南,翼带众流,北转入 丹水 。”
(2).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 楚 水之蛟,飞鏃於 吴亭 之虎。” 唐 刘长卿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 楚 水日夜緑,傍 江 春草滋。” 宋 苏轼 《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 楚 水别来十载, 蜀 山望断千重。” 元 赵善庆 《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 楚 水东流,烟草替人愁。”